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藏在衣柜里的“南方”

——读《十一岁的假期》有感

  ■杭师大附属益农小学505班  顾舒寒   指导老师  朱碧芸

  如果暑假不能去远方,那还能拥有闪闪发光的假期吗?在翻开《十一岁的假期》之前,我和所有同学一样,觉得答案一定是“不能”。我们比拼谁去的国家更远,谁的潜水照片更酷,谁的冰淇淋背景更特别。直到我遇见了伊娜,那个和我一样十一岁的挪威女孩,她用一个藏在衣柜里的“南方”假期,给了我一个震耳欲聋的回答。

  那份“点赞”背后的沉重

  “我感到一阵恐慌。南方?我为什么要说南方……现在,我必须不停地发照片,发一些在南方的照片。可我的南方,只是卧室里那个堆满冬衣的衣柜。”(选自书中伊娜编织谎言后的心理描写)

  看到这里,我的脸一下子红了。我太懂这种“恐慌”了!它不像考试没考好那样具体,而是一种黏糊糊、甩不掉的难受。上个学期,同学们都在聊一款新出的电子游戏,每天课间都在兴奋地交流通关秘籍。我家里管得严,根本没玩过。为了能融入大家,我点点头,假装轻松地说:“哦,那个啊,我昨晚也玩了一会儿,确实好玩。”

  就这一句话,我的“恐慌”开始了。同学立刻追问:“你到第几关了?那个BOSS你怎么打的?”我只好支支吾吾,靠听来的话含糊其词,手心全是汗。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要上网去查游戏攻略,像做贼一样记住那些关卡名字和技巧,生怕下次聊天露馅。本来开心的课间十分钟,于我变成了一场紧张的“考试”。

  原来,一句小小的谎话,会自己生根发芽,长成一个巨大的、快要压垮我们的怪兽。我们都被“想要被羡慕”的心情绑架了。

  那个“同谋”带来的温暖

  维尔默没有嘲笑我,他只是平静地说:“如果你需要一个南方,或许我可以帮你。”……他带来了贝壳、沙子,甚至一把酒店的旧梳子。“这些是道具。”他说,“我们来拍照片。”(选自书中新同学维尔默发现伊娜秘密后伸出援手的片段)

  这是全书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在我以为伊娜要彻底完蛋的时候,维尔默出现了。他不是站出来大声指责的“审判官”,而成了一个温暖的“同谋”。他理解伊娜的窘迫,并用一种充满创意又带着孩子气的方式保护了她脆弱的自尊。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好朋友星星。在那次“游戏谎言”快要兜不住时,我偷偷告诉了她真相。我以为她会看不起我,结果她说:“我以为什么大事呢!你没玩过,来我家,我教你啊!顺便咱们可以一起打羽毛球,那个比游戏有意思多了!”那一刻,我心里那块沉重的石头“砰”的一声落了地。

  原来,真正的朋友不是和你一起漂浮在虚假的泡泡里,而是当你快要溺水时,毫不犹豫递给你一根救命稻草的人。

  那次“坦白”获得的轻松

  我深吸一口气,感觉空气从未如此清新。“我哪儿也没去。”我说,“整个暑假,我都待在家里。”……说出来之后,世界并没有崩塌。(选自书中伊娜最终选择说出真相的时刻)

  故事的结尾,伊娜选择了坦白。读到这里,我几乎要为她鼓掌!她没有迎来同学们的嘲笑和“狂风暴雨”,反而因为勇敢地做回了真实的自己,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由。

  我最终也向同学们坦白了我没玩过那款游戏。你猜怎么着?大部分同学只是“哦”了一声,就聊起了别的话题。根本没人像我想象的那样死死盯着我的“糗事”。  

  原来,我最在意的“面子”,在别人眼里可能根本无足轻重。卸下伪装,才能轻装上阵,跑向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快乐。

  《十一岁的假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衣柜里的南方”。这个假期,我可以在图书馆的书海里遨游,在小区花园里探险。这些真实的瞬间,不需要任何滤镜,本身就是最闪耀的风景。谢谢伊娜,用她的故事,换给了我一个无比轻松的、真正快乐的十一岁心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读《长安的荔枝》有感
~~~
~~~——读《十一岁的假期》有感
~~~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太阳花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教育
舌尖上的家乡
思念
成为自己命运的“荔枝使”
澳洲见闻
藏在衣柜里的“南方”
我们去寻找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