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度“萧山区新闻宣传工作者”评选启动 19位候选人名单公布 2022年02月25日  

  由区委宣传部、区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实施的2020—2021年度“萧山区新闻宣传工作者”评选活动今天正式启动了,19位候选人由萧山日报社、萧山区融媒体中心和区记协相关专业委员会推荐产生,候选人的情况和工作业绩公布如下,欢迎广大读者评议。

  “萧山区新闻宣传工作者”评选范围为萧山日报社、萧山区融媒体中心、萧山网、湘湖网、萧然在线以及各镇、街、场文化广播站和萧山企业报刊的从业人员。推荐及评选办法按1:2左右的比例推荐,由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十佳”名单,最终由区委宣传部审定,评选出“十佳”,另9位获“十佳提名奖”。

  “十佳”评选条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守新闻宣传工作的职业操守,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敬业爱岗,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业绩突出,2020- -2021年度表现优秀;评选年度内未发生任何责任事故和违纪行为。

  19位候选人情况今日公布,如有情况反馈,请与区记协秘书处联系,拨打电话:82335803,联系人:朱女士。情况反映截至时间:2022年3月3日。

  (候选人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争青:萧山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采编部主任助理

  从事新闻工作十年,他以强烈的政治意识、较强的文字功底和出色的视频拍摄及后期制作能力,完成了一系列重点报道任务,特别是在G20 杭州峰会的采访中表现尤其出色,留下了G20杭州峰会主场馆内最为珍贵的影像资料,并第一时间在《萧山新闻》中发出杭州峰会的萧山声音。十年来,他的作品共获得省、市各类新闻奖30余项,其中《萧山戴村镇小营养午餐调查》等3件作品获得浙江省新闻奖二等奖,所采制的新闻作品多次在中央及省市媒体刊播,他在负责电视通联工作中,积极主动与中央及省市级媒体对接,在上级媒体平台发出萧山好声音。

  2015年至2020年,他五次获得单位年度考核优秀。2020年,他被认定为杭州市E类人才。 

  王荣:萧山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采编部记者

  从2007年进入单位至今已第十四个年头,从最初的《社会聚焦》到后来的《热线188》再到现在的《萧山新闻》,他已经在新闻中心的三个新闻栏目进行了轮岗,作为一名摄像记者,既要拍摄,又要写稿。经过多年的历练,新闻作品质量稳定,像《鲁冠球:战士走到终点 精神长存人间》等几十件新闻作品在省市各类新闻奖评选中获奖。

  从2018年开始,他被安排作为报道区委主要领导活动的专职记者,艰巨的任务让他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为了更好做好宣传工作,尽可能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充实自己,学政策、学业务,汲取各方面的采访经验,通过一年多的学习、磨合、调整,很好的完成了区委主要领导活动的报道任务。

  吕燕妮:海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远航报》编辑

  2019年加入海盟控股集团,负责集团的宣传工作,包括集团内部刊物《远航报》的编排以及出刊、集团各类新闻素材的采编等。

  入职以来,立志于当一名优秀的新闻宣传工作者,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累计在《远航报》、集团微信公众号、公司官方网站等对内外宣传平台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校企合作,共育英才-浙江金融学院&海盟控股集团》荣获2020年度萧山区企业报刊好新闻三等奖。

  孙欣:萧山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采编部编辑

  2011年进入萧山区融媒体中心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新闻宣传一线,先后担任广播记者(编辑)、新媒体编辑、编导等,现任“萧山发布”编辑。在十余年的新闻工作中,她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努力成为全媒型新闻人。

  在新闻采编岗位上,曾参与《百姓议事厅》《城市零距离》《萧广快讯》等多档广播节目采编工作。牢记新闻人的社会责任,积极关注社会上的“隐秘角落”:多次探访河上镇凤坞村抗战老兵,揭开尘封往事的记忆;心系盲人出行,发挥媒体舆论引导作用,提高导盲犬的社会认知度及接受度;关注萧山农村“拆迁返贫”的社会困境,从媒体角度为相关部门建言献策,寻求困境解决之道。

  在编导岗位上,策划并执行萧山区首届中小学生课文朗诵大赛、“走进春天”2021新年诗会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参加工作以来,对新闻的理想和热情不减,独立或参与采写的10余件作品分获浙江省广播电视对农节目奖、杭州市新闻奖等。主创的活动获杭州市广播电视少儿节目奖。

  寿飞燕:宁围街道文化广播站站长

  1995年6月进入宁围街道文化广播站以来,从事过广播播音、有线电视播音及编辑工作。从凌晨5点25分开始到5点55分的的半小时录播直播节目,每周三组,每组5-10篇不等,有新闻播报、有政策解读、有通知下达、有气象预告等,有老百姓关注的方方面面。从担惊受怕到气定神闲,从好奇到厌倦到坚持,一天天,一年年,整整27年,初心不忘,脚踏实地,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用声音传递信息,真正使新闻宣传工作成为连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工作期间主动学习,1998年考入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主修播音主持专业;2001年考入西南科技大学,主修法律并获得本科学历;2013年获得中级职称;2014年担任文化广播站站长以来,她带领的团队多次荣获街道先进集体称号,她本人也数次荣获先进个人称号;2019年被街道评选为“先锋之星”。

  何学仁:萧山日报社发布中心首席编辑

  今年是他进入萧山日报社的第13个年头,是报社公认的采、编、评兼备的“多面手”。采访一线,他始终带着坚定的新闻精品意识,把财经线和工业线跑得有声有色;转到编辑岗位后,又带着强烈的责任意识,精心编好每一个版面,由他编辑的《深读》版曾获得杭报集团最佳版面;在时评这块阵地里,他力求用思辨的文风带给读者更多思考与启发。曾荣获杭报双十佳、萧山日报双十佳等荣誉,由其采写编辑的多篇新闻作品荣获浙江省新闻奖、杭州市新闻奖等各级新闻奖项。

  沈镇:戴村镇文化广播站站长

  自2014年底从事镇街宣传工作以来,他参与了戴村各类大事要事的宣传报道,冲在各类急难险重的第一线,他称自己是一名“不是‘记者’的‘记者’”。他坚持以联络宣传为抓手,主动加强与萧山区融媒体中心、萧山日报社的良性沟通和紧密联动,充分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宣传手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7年来,紧紧围绕全镇经济发展、生态旅游开发、村镇建设、队伍建设等中心工作开展专题、专版、专访等各类宣传报道,共在省、市、区主流媒体发表新闻稿件5000余篇(条)。同时,加强对“萧山戴村”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和发布,提高政务信息的公开化水平,为宣传戴村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引导员(网评员)队伍,构建了“镇—村—村民”三级网络,通过网上跟帖等方式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及时收集上报舆情信息,为党委政府决策做好参谋。7年来,不断加强对本镇内部信息源的挖掘、策划和采写。2016年探索试行了《关于建立戴村镇信息员队伍的通知》,实行全员信息制,有效拓展了新闻宣传资源的采集面。

  陈伟聪:萧山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采编部首席记者

  从事新闻工作7年来,一直坚守在新闻采编一线,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抗击台风等重大事件,始终带头冲在新闻采访的“第一现场”。

  作为时政记者,坚持以职业新闻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出色完成萧山党政主要负责人相关活动报道的同时,还在参与区“两会”、党代会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等采访报道中,积极关注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医疗、教育等热点问题,为政府和百姓架起了沟通桥梁。他采写的《弄潮儿向涛头立》《乡村振兴—百村行》《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奔竞70年—萧山印记》等重大主题报道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等上级媒体播出。

  近年来,他所采写的《治水再出发—浦阳江全域广播新闻行动》《杭州南站开通直播》等十多件紧跟时代热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新闻作品先后获评省、市政府新闻奖。

  邵福勤:瓜沥镇文化广播站编辑

  自2001年10月进入党山镇文化广播站从事新闻编辑工作,至今已有二十一个年头了。为了尽快胜任并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工作者,从到岗的第一天起,他虚心学习,从阅读别人的新闻稿件,分析别人的写作手法,模仿别人的写作格式等起步。每天把阅报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孜孜不倦地从各类报刊上汲取别人的知识营养,把具有典型性、特色性、专题性的新闻稿件剪录下来,装订成册。至今剪报数量已有二十多本,涉及到政治、经济、天文、地理、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二十余年来,他深入社会,体味百姓的真实生活和喜怒哀乐。在写稿时,他善于借鉴、精于细节、贵于角度,总是从最佳角度准确表现新闻事件的价值,每年撰写的新闻稿件有300多篇(条)被萧山日报、萧山区融媒体中心录用,至今已累计被区级以上新闻媒体录用新闻稿件6000余篇(条),每年录用稿件在数量位居全区镇、街前列。自2001年以来,年年被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区融媒体中心评为优秀通讯员或十佳通讯员。

  金春燕:萧山网新闻总监

  从业15年来,从纸媒到网站,一直与新闻为伴。写过时政新闻、跑过突发现场;暗访过违法机构,帮助过滞销农户;策划过G20、亚运会等重大主题报道,推出过不少“爆款”新媒体作品;连续四年牵头执行区级大型融媒体访谈活动,策划推出萧山区首档新媒体舆论监督类栏目——《萧·民声》。

  这些年,多篇作品获国家、省、市各类新闻奖,曾被评为浙江省普法先进工作者、杭报集团最受读者喜爱记者(编辑)、萧山区普法十姐妹,多次被评为萧山日报“十佳新闻采编人员”“十佳经营管理者”等。2019年,被杭州市认定为高层次人才。

  周君: 萧山区融媒体中心广播部播音员、主持人

  在岗十年,兢兢业业,主要在萧山区融媒体中心广播部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工作多年依旧对新闻工作怀揣热情。致力于当一名“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样样给力的主持人。她所主持的节目有《上班路上》《萧山新闻》《1079金唱片》《下班听我的》《瓜沥之声》《应急之声》《文明加速度》等。其中独立创作完成的《1079金唱片》获得杭州市广播电视政府奖广播主持类二等奖。在萧山区双语配音秀中获得一等奖。多次与央视客户端合作直播报道,包括杭州亚运三馆直播等。作为杭州市影视家协会成员赴各地主持,并参与多部宣传片录制。

  项亚琼: 萧山日报社采访中心首席记者

  2007年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在新闻战线上辛勤笔耕了15个年头,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新闻、主题报道的策划、采访工作,讲述了一个个沾满泥土、饱含露珠、带着温度的鲜活故事,独立或参与创作的多件新闻作品获浙江省新闻奖三等奖,杭州市新闻奖二、三等奖等荣誉。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热心公益事业。以“萧暖暖”公益平台为依托,策划参与爱心年夜饭、爱心班车、温暖从江助学活动等等,随着公益队伍日渐壮大,帮扶内容越来越丰富,收获了积极良好的社会反响。

  俞凌峰:萧山日报社技术中心研发工程师

  自2011年进入报社以来,积极发挥自己的技术研发特长,先后主持参与了报社的多项信息技术项目,推动报社在技术研发上从无到有,从主持项目到独立研发项目,先后完成无线萧山APP,小记者管理系统、微信指令系统、好稿评选系统、几维视频内部招投标系统、基于钉钉的视频设备管理系统等一系列项目,逐步提升了报社的独立自主研发水平,有效推动内部数字化管理水平提升。2021年,《基于django的好稿投稿评选系统》和《几维视频内部招投标》案例,荣获中国报业协会评选的“2021年全国报业媒体融合案例优秀奖”;个人荣获“2021年全国优秀新闻技术工作者”,个人论文《微信指令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在国家级期刊《中国传媒科技》上发表。同时担任萧山日报社团总支书记,推动报社青年集体荣获“杭州市青年文明号”,多位团员青年获得杭州市优秀团员青年荣誉称号。

  姚潮龙:萧山日报社采访中心副主任

  自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萧山日报采编岗位,专职从事时政、经济及企业报道,以经济分析、深度解读等内容见长,致力于成为一名“专家型”记者。从业10年来,累计获得省市等各级新闻奖23个,另有多篇专业学术论文刊发于《中国地市报人》《新媒体研究》《传媒评论》等国内核心期刊。曾获全国县市区域百佳优秀报人、浙江省新闻奖、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最佳记者、萧山日报“双十佳”记者等荣誉称号,被认定为杭州市高层次人才。

  贺一萍:萧山日报社发布中心首席编辑

  在新媒编辑岗位的七年,是在实践中见证媒体融合发展的七年,她深感时代在变,媒体在变,那份新闻人的初心不能变。她入场即遭遇新媒体对传统报业的冲击,于是成为了报社中带头学习新媒体技术的采编人员之一,也是最早进行采、编、摄、剪实践,在微博时代就开始直播的小编。从1.0走到2.0,她习惯于随时待命,习惯于不断升级业务技能克服本领恐慌,努力转型成为融媒体时代的“全面手”。接地气、解民意,讲好萧山故事,她参与编辑的多件作品获评杭州市新闻奖、中国县市报新闻奖等,个人获得报社十佳,杭报集团十佳提名等。

  作为新闻传播内容的加工者和把关者,她坚信,在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融媒体时代,既要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正确舆论方向,也要守正创新,将内容与新载体进行融合,实现从内容到新闻产品的转化,向群众靠近才能更有效地传播,在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的路上,新闻人的初心映照在与时代同频共振。

  高晓岚:萧山日报社经营中心平台总监

  2006年大学毕业,她便在萧山日报开始从事汽车行业的新闻宣传。从一开始的记者、小编,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周刊主编。

  多年来,关注车市动态,给读者最新鲜的行业新闻和车型资讯,为车友提供实实在在的贴心服务。比如,开辟“本地车价”栏目,追踪价格动向,每周更新主流汽车品牌的销售价格;成立“特惠购车团”,及时解答消费者的购车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购车建议;举办“对比试驾”“镇街车展”“汽车服务进企业”等活动,让市民可以更便捷地体验、选购自己心仪的车型。

  曹纯宁:萧山农商银行《笑盈金融》编辑

  自进入萧山农商银行综合办公室担任企业的信息宣传工作以来,全方位参与行刊《笑盈金融》及其副刊《笑吟》《社区银行建设专刊》的编缉及“萧山农商银行”“萧山农商银行微媒”公众号和“南岸明珠 萧然农商”视频号的运营,其中《笑盈金融》还获评浙江农信系统“十佳内刊”。

  2021年,《笑盈金融》刊出10期,两个公众号共推出446期微新闻,阅读量达43.75万,粉丝数突破13万。根据行业特点对刊登在萧山日报上的农商专版进行策划撰稿,2021年共策划企业专题10次,字数达4万字左右。撰写的企业相关新闻报道在《钱江晚报》《浙江共产党员》中刊出,在《浙江农信报》《杭州农信报》等共计刊出40余次。参与撰写的政务信息《加强高端人才引育  助力集聚领军人才》和《落实3000亿支小再贷款政策》被《专报国办信息》录用。曾获萧山农商银行2020年度百佳员工。

  楼承天:萧山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采编部导播、编导

  2004年进入萧山区融媒体中心工作。非常尊重且珍惜“新闻宣传工作者”这个职业,十几年的努力工作中,有许许多多难忘的事:比如在深夜跟随交警查酒驾,比如在凌晨跟随卫健部门抓非法行医,比如在年关帮助民工艰难讨薪,比如年年都要坚守到最后一天才休假等等。还记得2011年5月18日,由于部门人员病假等原因,20号晚上的一场活动缺少一名导播。他在接到主任电话的第一时间,就和新婚妻子商量,将原本20号的蜜月旅行推迟。而类似的事,在他已有的17年职业生涯中并不少见。

  “一专多能”,这是他当初选择新闻工作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作为主持人,连续超过十二年承担部门出镜配音的工作;作为制作,连续超过十四年承担部门后期剪辑的工作;作为摄像,连续超过十五年承担部门摄像工作,并且拍摄过大型活动除摇臂外的所有机位;作为编导,从进台至今已承担数百期专题、活动主持词、小视频的文稿工作;作为导播,承担了包括萧山区“两会”、萧山人大会、萧山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萧山区党代会、萧山区经济发展大会、萧山区春晚等各类重大活动的录制或直播工作,并且保持了十几年零差错!

  正是因为多年的勤恳上进和严谨认真,他的作品多次获得省、市电视媒体一等奖等各类奖项。

  颜林华: 萧山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采编部主任助理

  她主动担当作为,始终以饱满热情对待所有工作。先后在萧山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全媒体采编部工作,主要负责大型活动策划执行、新媒体内容策划审核、微电影宣传片制片等工作。

  近年来,她始终冲在一线,恪守记者本分,全程执行了全国新媒萧山行、数字经济大会媒体采风活动、大江东歌手大赛、为亚运场馆建设者送温暖、“我和我的祖国”公益快闪等数十个活动,活动中牵涉到的文字稿撰写、视频策划等细枝末节的工作均亲力亲为。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爆发以后,她全身心投入抗击疫情的战役中。以一名基层记者的视角,撰写“抗疫”笔记数十篇,其中《你见过凌晨四点钟的殡仪馆吗?》等内容在朋友圈广泛传播,传递了正能量。2021年12月,萧山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她与同事连夜奋战,主创的《浙是萧山》短视频,在视频号单平台浏览量达到42万+,创造了萧山本地媒体视频号的传播新纪录。

  她主创及参与的多件作品荣获浙江省县市新闻奖一、二、三等奖、杭州市广播电视政府奖、杭州新闻奖等。2014年被评为萧山区首届“最热情的萧山人”;2020被评为“学习强国”萧山区优秀供稿员;担任主播,参与学习强国云助团直播赛,代表萧山区获得杭州市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