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有树殇,得心中植“绿云” 2022年05月31日  

  ■本报评论员  王肖君

  “殇”字有一种解释是:“未成年而死。”

  度娘说法国梧桐一般可以活一百多年,也有活成了“树精”的,比如新疆和田有一棵古梧桐树,高约30米,主直径2.7米,树冠覆盖地面1.5亩。经植物研究所专家鉴定,树龄约为1000年。

  相较之下,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镇某村村民毒死的4棵法桐,总蓄积量为1.538立方米,总价值为12132元,折算每棵3033元(5月26日人民日报官微消息《给树投毒,男子获刑7个月!》)。无论是蓄积量还是价值,都看得出它们属于法桐中的“未成年”。

  法桐无罪,人心向“私”。

  该村民用电钻在树身上钻了好几个洞,再将草甘膦注入,导致枯死。法院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二个月。

  一个村民怎么会对树起了杀机?原因是自家建房,有法桐枝丫挡着,影响施工。

  而给大树投毒的岂止是这个天水的村民,去年5月28日郑州街头也有18棵行道树被投毒,动机一样的自私:担心行道树遮挡影响生意。警方只对5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不如跑泉镇村民判罚严重。

  受到法律层面的惩罚,那个村民到底有没有悔过,不得而知。但保护树木的三道防线必须一起筑牢才好。

  第一道防线是法律,这是最底线。建议城市外拓时应该留有1平方公里的“护生林”,不仅移植因建设需要不得不“搬家”的大树,也让毁绿之人有复绿改过的地方,比如要求以数倍于损毁树木的数量补种,并养护成活。

  第二道防线是乡规民约,特别适用于农村。比如江西就有杀猪护树的民俗,说的是一个村民不小心,清明节上坟烧纸把集体的树林烧了,村里就按照规矩将他家的肥猪杀掉,分给村民以示教育。这个乡规民约在当地有几百年的历史,代代相传才能把爱绿护林刻入心中。

  第三道防线是民间信仰,这是一种自知和自觉。印度洋岛国塞舌尔有一个规定:房高不得超过树高。因为此岛本来很荒凉,经树木滋生方得以生态平衡,人民乐居。岛民都知道岛国的生存空间狭小,一旦生态变坏,人便无处可逃,所以特别小心翼翼地求之于树,依赖于天。

  一个现代生态学家说:“人类是作为绿色植物的客人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第一离不开的是水和氧,这两者都得力于树。爱那一片“绿云”,并不是一句废话。希望人们在心中厚植“绿云”,未来不再有如此惨烈的树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