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社保中心: 全力保障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系统平稳上线 2022年07月06日  

  ■记者  孔亮燕   通讯员  周佳佳  汤昕妤  吴青松   俞凯虹

  5月13日,萧山正式迎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上线。国统系统的上线是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的重要环节,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后,通过全国范围内统一制度规定、统一调度使用基金、统一经办管理、统一信息系统,有利于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更好地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自全省国统系统项目建设开展以来,区社保中心集合全部力量,突出“落实快”重点、聚焦“业务优”目标、紧盯“推进稳”要求,迅速建立工作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扎实推进系统切换上线工作。

  如今,国统系统上线运行已经一月有余。据区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新系统运行安全平稳,各项业务正常开展,我区已基本顺利完成国统系统平稳落地运行。

  多措并举   保障系统切换期间市民权益

  为全力做好社保国统系统建设,4月18日至5月12日期间,我省社保系统集中停机切换到全国统筹系统,暂停办理社保业务。为最大限度减少系统切换对群众的影响,区社保中心主动靠前服务,强化对接沟通,全力完成数据整理有关工作。对于信息数据缺失、缺少等问题,及时进行补充迁移。其间,累计共开展参保和待遇类数据清理工作4轮,提交国统问题463个。

  为充分做好待遇发放资金测算,区社保中心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做好发放数据核对,确保发放人数精准、数据精确,并主动联系代发银行,明确待遇发放时间并做好政策解释工作。4月20日完成城乡居保6.85万人的待遇发放、工伤保险438人的定期待遇发放,4月21日完成职工养老33.14万人的待遇发放。

  据了解,停机期间区社保中心累计制作国统系统参保项目操作视频11个,待遇项目操作视频3个,为国统系统上线做好充分准备,推动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同时及时通过萧山发布、萧山人社、萧山日报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公告,向社会公众公布系统停机时间节点、停机业务内容、待遇发放时间等事项的具体信息,实行全媒体、精准化、推送式宣传,累计阅读量超5.7万次。此外,在社保经办机构、镇街办事服务中心网点、社银合作网点张贴、摆放停机公告,各服务窗口落实专人做好政策咨询解答工作,保障系统平稳切换。

  未雨绸缪  确保经办服务水平提质增效

  如何在停机时间内将操作知识掌握透彻,确保系统上线后受理办件顺畅,是切实摆在区社保中心面前的一大难关。“除做好准备及服务工作外,我们还持续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防止出现新系统开机后问题办件积压、工作人员操作不熟练、群众等待时间较长等问题。”区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停机期间,我们还严格按规做好窗口业务预先收件工作,做好应对系统上线初期业务量猛增的准备,保障社保系统的平稳过渡和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社保中心瓜沥办事处,系统停机期间多次组织全员对国统系统和政策的差异化需求进行学习,每天利用1小时收看教学视频和资料,着重研究新增和变更内容,同时利用测试库反复演练,常见业务一个不落,难点业务逐个突破,力求将新政策吃透,新系统摸熟,确保操作无缝衔接。

  “停机切换,不代表我们的工作也会暂停。”在社保中心临浦办事处,“集体学、老带新”的学习氛围浓厚,全员每天在工作时间之余集体观看重点业务操作视频,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为仍有疑惑的工作人员答疑解惑。同时,认真配合做好系统测试,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测试问题,为系统上线后的业务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充足保障。

  有条不紊  护航社保国统系统平稳过渡

  新系统、新流程产生新情况。出于经办风险防控角度,国统新系统增加了经办环节,系统操作时间有所增加。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区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加快推进步伐,尽快熟悉系统,缩短经办时长,全力保障全国统筹信息系统上线后各项工作。“自5月13日国统上线以来,我们全力做好新系统的调试及反馈工作,把工作落实落细,进一步优化经办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织牢民生保障网。”区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现在双休日也能办理社保业务了,这对我们这些工作日抽不出时间的市民来说,确实便利了不少。”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市民张先生对社保中心市北办事处的双休日业务经办服务赞不绝口。据了解,随着国统系统上线以后,市北办事处在保证窗口政策解答和业务经办专业性的前提下,还提供了诸多例如窗口、电话、微信公众号咨询服务、网办指导服务、视频导办服务、容缺受理服务、双休日业务经办服务等便民服务,并主动送服务到人员集中、业务需求大的开发区、社区和商业楼宇等地,将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切实提升群众的办事体验感。

  在社保中心空港办事处,依托南阳街道未来社区治理模式,借助南阳young微信小程序和未来社区数字化服务功能,及时将国统后的第一次退休金发放变动情况进行信息推送,极大地化解了因国统差异化政策导致的社保突发状况。

  数字赋能——

  我区30余万企退人员完成

  待遇资格“无感智证”

  家住河上镇的企退人员楼小凤每年都要请村委工作人员帮忙在手机上办理待遇资格确认。近日,当她再次走进村委办公室,被工作人员告知,目前已不需要办理这个认证手续,居住在萧山的企退人员,只要进行了核酸检测,已统一通过大数据分析完成社保资格认证,这样的“无感智证”模式让她感到很满意。

  据了解,企业退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每年每人必须认证一次。今年,根据省市部署,我区企退人员待遇资格认证主要由各村(社区)将各类企退人员活动台账录入系统进行认证,同时指导企退人员通过“浙里办”APP完成自助认证。这给部分行动不便、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带来诸多不便。同时由于我区企退人员众多,加之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时间紧,容易造成群众满意度不高,基层工作人员负担重等问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实实在在做好这件“关键小事”,给广大银龄阶层送去真正的改革红利、服务温度,区社保中心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将核酸数据与社保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数据共享,数字赋能,以核酸检测数据进行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以实招硬招减轻基层负担。

  截至目前,依托大数据平台,结合健康大脑、安居守护等应用场景,我区已完成了全区32万企退人员待遇资格认证,占全区企退人员的97%。其中,31.91万企退人员通过日常核酸检测数据完成待遇资格认证,534名长期住院人员通过共享卫健部门“健康大脑-住院数据”完成待遇资格认证,364名高龄独居、空巢等特殊困难老人则是通过民政部门“安居守护”完成待遇资格认证。针对剩余3%未完成待遇资格认证的本地企退人员,萧山社保将运用“萧山区社会治理全量信息视图”,精准查找人员,由村(社区)通过“微网格”提供认证服务,真正方便企退人员。

  下一步,萧山社保将进一步做精做细数字赋能管理服务企退人员工作,全面启动“企退精准智服”场景运用,提供一键待遇查询、文体活动参与、体检预约、老年大学报名、困难救助等服务,不断提升企退人员获得感、幸福感,让他们切身感受共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