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道会车 2022年08月13日  

  ■孙道荣

  清明返乡扫墓。从高速下,入省道,十几公里后,转入县道。一路畅通。

  从小镇出来,再有三四公里,就到我老家的村庄了。这是一条乡道,小时候,我无数次从这条路上走过,去镇上的学校上学,或赶集。那时候,它还是一条简单硬化的碎石子路,走在上面,鞋底薄的话,硌脚,如果你是骑自行车,则一路歪歪扭扭,蹦蹦跳跳,快不起来,还特别费轮胎。有时候还会将路上的石子磕飞,吓在荒地上埋头吃草的老牛一跳。现在,路况已经好多了,铺成了水泥路,只是有点窄,仅能容一辆车通过,对面忽然来了车,会车就成了问题。

  开车的妹夫说,不怕,有办法。他经常开车下乡,常走这样的乡道。

  正说着呢,前面就来了一辆车,是农村常见的那种三轮的车。妹夫放慢了车速,往右侧打方向,贴着路牙子。那辆三轮车也往它的右侧靠了靠,两辆车交会,几乎是车身贴着车身,惊险而过。

  转个弯,对面来了一辆拉货的农用车,“突突突”的,坐在我们车里,也能听见它沉重的喘气声。与这么一个大家伙,在这么窄的乡道上,可怎么错车啊?妹夫再次放慢了车速,缓缓前行。农用车司机显然也看见了我们,它也放慢了车速。但两辆车,还是在慢慢接近。我看见妹夫的目光,飞快地扫向两侧,在我们左前侧不远处,有一条小岔路,妹夫说,我们只能在那儿会车。我有点疑惑,那条岔路比我们这条乡道还要窄,别说农用车,就是我们这辆小车,也开不进去啊。妹夫说,不用开进去,那条小路与我们这条路的交叉口,有一个小平台,农用车只要贴着平台往边靠,就能给我这边让出一点空,我就能开过去。我有点担心,农用车要是不往那边靠,两辆车就顶住了,谁也过不去。果如妹夫所料,农用车司机好像也看到了那个岔路口,那个小小的平台,它加了点速度,“突突突”地开了过去,到了岔路口,车头往岔路口那边插进去一点,然后,停了下来。等我们驶到它身边,车头慢慢开了过去,只见农用车启动,一把方向,车头别回来,车尾巴甩了个弧线,车后身又让出了一点空间,我们的车就贴着农用车,开了过去。完美地会车。

  这真是一次惊险的会车,我对妹夫的车技大为赞赏。妹夫笑笑,不是我车技有多好,而是对方为我们让道了,它如果不往那个岔路口里面靠,我们根本无法错车,那就谁也开不过去。妹夫说,在乡道上开车就是这样,对面来车了,双方都会提前看一看,谁的一侧有空地,可以靠边停一停,谁就会主动并尽量地往他那一侧靠一靠,以便对方能通过。不然,车头抵车头,路堵住了,谁也过不了。

  正说着,远远地看见,对方又来了一辆车,一辆跟我们一样的小车。妹夫往前开了一段后,我们的右侧有一块帮衬出来的稍宽一点的空地,妹夫贴着路牙子,停了下来。那辆小车驶到我们身边,车头贴着车头的时候,忽然停了下来,司机探出头,是个女的,她看了看自己车的位置,又看了看我们车的位置,伸出手,将左侧的后视镜,收了起来。妹夫也伸出手,将自己左侧的后视镜,折叠了起来,并向对方招招手,示意她,可以开过去。她缓慢地前行,与我们擦身而过。车开过去了,我听到从对方的车里飘来一声“谢谢”,妹夫摁了一声喇叭回应。我们也起步,继续前行。妹夫说,其实刚才她完全可以不用收后视镜,就能够通过,估计她还是个新手,害怕擦着,所以,我也收起了后视镜,让她放心。

  在与又一辆车会车时,司机告诉我们,前方堵车了,因为有两辆车互不相让,结果堵的车越来越多,已经彻底堵死,无法通过了,路窄,调头又调不了,他只好倒车,倒了好长一段路,才找到了一个可以调头的地方。不过,好在前面已经能够看见我老家的村庄了,左转弯,进入另一条同样狭窄的乡道,就能进村了,前方的堵车,不影响我们。妹夫却在丁字路口,忽然停了下来。我往村庄的方向看去,原来,从村里驶出了一辆小白车。妹夫打开了左转灯。小白车应该是看见了我们的车,也看见了我们闪着的转向灯,它也打开了转向灯,是右转的。这样看来,它是要驶入我们这个方向。妹夫见到了对方的转向灯,将车又往前开出了一段,让出了路口。待那辆小白车驶过丁字路口,妹夫倒车,左转,进入通往村子的路。我对妹夫说,幸亏我们在这个路口停下来,等它通过了,我们再驶进来,不然,这条路上根本无法会车。妹夫说,是的,我看见它已经驶出村庄了,所以,我先等它经过。如果是我驶进这条路,它在村口的话,我相信它也会停下来,等我驶过去了,它再开进来。

  在这条三四公里的乡道上,我们先后与七八辆车会车,有我们主动让道的,也有主动为我们让道的,正因为互相让道,在本来只能通行一辆车的狭窄乡道上,我们才能每一次都顺利地会车。而前方因为互不相让,就堵起来了。妹夫说的对,别人能通过,你才能通过,别人有路了,你才有路。有时候,为别人让行,予别人方便,正是为了我们自己。这是会车的学问,何尝不是人生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