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盛凤琴 通讯员 范柯军 陆甜甜)近日,浙江萧山医院检验科成功辅助临床医生检测出一例恶性疟疾患者,后经萧山疾控中心确诊,及时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了依据。
患者刘先生(化姓)出现畏寒、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偶有恶性干呕等症状,本以为是感冒,于是自己吃了几天感冒药,但症状依然没有缓解。发热4天后,刘先生来到浙江萧山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医生对刘先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后得知,其1年余前去非洲科特迪瓦工作,10月份刚回到杭州。
考虑到这一情况,接诊医生为其开了血常规和疟原虫检查等申请单。医院检验科接到血样后,当即对标本进行了薄血膜片和厚血膜片涂片染色。
显微镜下观察到红细胞内有“戒指样”双核单环、双核双环疟原虫环状体,临检组工作人员在镜检后高度怀疑为恶性疟原虫感染血象。在与临床医生沟通了解患者病史,得知病人近期从非洲回来后,结合专业知识及该患者生活史,医院向临床报告疟原虫阳性。随即经萧山疾控中心进行确诊为恶性疟疾感染。目前,该患者在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疟疾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乙类传染病,是指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通常可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
疟原虫在人体内破坏红细胞,导致患者出现畏寒、寒战、发热、出汗、热退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昏迷、休克以及肝肾功能衰竭等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
对此,浙江萧山医院相关医生提醒,如果有从非洲、东南亚、南美洲等地回国,并出现发热、发冷、胃肠道反应等身体不适,需高度警惕在境外感染疟疾的风险,一定要及早到当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境外旅居史,以便早诊断,规范治疗,减少对身体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