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山区新任公务员宪法宣誓

萧山区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

萧山区“精彩亚运·法治护航”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

杭州亚运村共享法庭“公众开放日”活动

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考察运河法治文化带

评选发布萧山区2023年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十大品牌项目”

全国社区矫正培训现场观摩会

萧山区未来社区法治建设观摩会

萧山区举行“12·4”国家宪法日暨行政执法“公述民评”活动

萧山区行政复议法知识竞赛决赛
编者按
2023年,萧山区切实扛起争当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排头兵的政治使命,以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创新为重点,以法治保障杭州第19届亚运会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为导向,高水平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萧山打造“八八战略”区域样板,争当“两个先行”区域示范,展现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风采提供高质量法治保障。
■文/萧司
1.
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区委法治办召开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八进”再动员会,制定下发《萧山区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八进”活动工作方案》。启动萧山区法治惠民月活动。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部队、进机场、进青春讲堂等活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萧山宣讲团成员到全区开展“八进”宣讲106场。区公安分局钱江世纪城派出所入选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城厢中队被评为全省“枫桥式”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获全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进工作成绩突出集体;萧山区盈丰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被评为全市“十佳”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习近平法治思想萧山宣讲团荣获萧山区理论宣讲“名师工作室”称号。
2.
全力打造法治政府升级版
以杭州市全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契机,积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承担全省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改革攻坚试点,率先在全市成立并运作首个实体化合法性审查服务中心。全年召开4次府院联席会议和6次专题会议,推进行政争议“两高一低”整治。组织开展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开展平台经济执法、涉企执法、行政处罚结果信息网上公开等专项行政执法监督。对16家单位开展法治巡察。开展法治建设社会满意度提升专项行动。33名同志被区政府聘为首批法治审查员,25名同志被聘为区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全区行政诉讼发案量、行政复议纠错率、行政诉讼败诉率与去年同比均有效下降。
3.
举办“精彩亚运·法治护航”主题宣传活动
为充分发挥法治服务保障杭州亚运会职能作用,2023年7月13日上午,区委法治办、区普法办、区法学会、区司法局、靖江街道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萧山区“精彩亚运·法治护航”主题宣传活动。区普法办在全区5个亚运场馆所在地和亚运窗口组建6支“法护亚运公益法律服务团”,与会领导为各服务团代表授旗。现场还播放了萧山区法治文化宣传片——《遇见·法治》;区金莲花法治艺术团演员表演了原创莲花落《身边的“法小二”》;发布了“萧山区内省、市、区三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分布图”;活动正式开启了萧山区“精彩亚运·法治护航”主题宣传活动。
4.
全面推进公正司法
区法院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首次实行全区立案权归集制度,解决“立案标准不统一”问题。突出执行刚性,促成3065件案件执行完毕,发布失信名单7912条,限制高消费10049人,罚款、拘留4579人,判决拒执犯罪18人。以杭州亚运村共享法庭为抓手,创新“亚运+法治+数字”模式,指导化解涉亚运非诉纠纷160起,入选2023年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创新案例。区检察院坚持“四大检察”法律监督基本格局,推进轻罪治理司法实践,自主研发“轻罪多元治理”智慧系统,推动治罪与治理并重。落实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双向衔接,有效避免被不起诉人“不刑不罚”问题。紧盯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等民生重点,多领域打造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5.
全面完成“八五”普法中期评估工作
区普法办召开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暨萧山区“八五”普法规划中期评估汇报会。拍摄制作“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片,全面完成“八五”普法中期评估工作。全力创建首批“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区”。全面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全区4714名公务员(含参公人员)完成年度网上学法用法考试;250名公职人员参加厚大法考培训;35名区管干部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展为期3天的领导干部法治政府建设培训;77名新任区管领导干部通过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区人大常委会每季组织开展法治讲座;区政协开展“扎实推进八五普法,提升法治萧山建设水平”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新增省级法治教育基地和省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各1个,11个村社被推荐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5个法治教育基地被评为市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名同志被推荐为全省“八五”普法中期成绩突出个人;1名律师和1个团队荣获全市首届“普法达人”称号。
6.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区委法治办制定《萧山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工作方案》,建立“1+7+20”体系架构,实施“法小二”等突破性抓手项目。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区试点区建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入选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倾力打造共享法庭调解平台,高质量助推法治营商环境建设”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县级优秀案例。智能网联汽车合规指引、医疗养老产业合规指引入选杭州市首批重点产业合规指引目录。优化法治领域政务增值服务,择优遴选律师市场化调解等涉企法律服务事项入驻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举办全区MCN机构合规管理及法律风险防范培训。评选发布萧山区2023年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十大品牌项目”。
7.
合力推进数字法治建设
坚持发挥“首创”精神,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法治萧山建设。承担全省县域网络执法体系建设试点。区法院持续深耕“司法公正在线、涉亚运纠纷化解、浙江ODR商事合同解纷”等数字法治改革项目,推动“民声e应用”与“司法公正在线”贯通,工作经验形成省级智力成果。区检察院创新推进“检察e站”工作,搭建线上检察服务新平台。区公安分局推进“公安大脑”建设和大部门大警种制度改革,助力亚运安保实战和公安工作提质增效。区司法局全省首创社区矫正对象监管“萧矫云哨”预警系统,在亚运等重要时间节点保障监管零事故;区司法局研发的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系统在全省推广使用。区社会治理中心依托“民呼我为·红领通”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平台,打通40个治理事项在省执法监管数字应用流转闭环。
8.
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聚焦社会治理示范区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区委法治办召开未来社区法治建设观摩会议。区法院围绕手机卡实名制管控、网约车投保审查等课题,以司法建议“小切口”做好推动社会治理“大文章”。区检察院持续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全国示范建设,不断擦亮“浙里花开·向阳花”未检工作品牌。区司法局推动构建大调解格局,会同区法院全面加强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指导职能,提升律师市场化调解效能,助力诉源治理。区社会治理中心推进网格实体化运行,构建拥有2.5万余名网格工作人员的“综警网一体化”三级联动网层体系。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9.
开展第四次行政执法“公述民评”
萧山区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以国家宪法日活动为契机,探索公众参与法治监督新途径,2023年12月4日下午,萧山区举行“12·4”国家宪法日暨行政执法“公述民评”活动,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商务局、生态环境萧山分局、区审管办等5家单位接受“公述民评”。目前,该项活动已连续开展四年,已有16家区政府部门和3个镇街接受评议。行政执法“公述民评”荣获2022年全省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项目,被写入《法治杭州建设规划(2021-2025年)》并在全市推广,曾获评2020年全省“十大普法影响力事件”和2021年杭州市首届“十大法治实践”和杭州市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法治建设成果。
10.
举办全区行政复议法知识竞赛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为深入推进行政复议法学习宣传,2023年10月19日下午,由区委法治办、区普法办、区法学会、区司法局联合举办的行政复议法知识竞赛初赛在区会议中心紫荆厅开考,来自全区67个单位、63支队伍的189名选手参加初赛。初赛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初赛总分前8名的8支队伍进入决赛。经决赛,义桥镇、衙前镇荣获集体一等奖;区委编办、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荣获集体二等奖;区公安分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卫生健康局荣获集体三等奖。初赛成绩排名前20的选手被授予萧山区2023年“学法达人”称号;初赛总分前十名的10个单位被授予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