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王美琳 首席记者 周珂)为引导科创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生态,昨日,开发区对2024年1号文件进行政策解读。区相关部门、新型研发机构、科创孵化载体负责人,金融机构和媒体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开发区创新创业局、萧山区留学服务中心分别对开发区1号政策文件、萧山区“5213”政策及其他相关人才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开发区通过制度破题、精准施策串联产业链、赋能创新链等聚合众智,系统提升新兴产业的源头创新力,助力超前‘孵化’充满无限想象的未来萧山。”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
开发区此次推出的孵化器管理新政,将上线载体系统应用模块。“我们载体分为系统备案、信息更新、绩效考核、政策兑现四大模块,对运营主体在孵化企业获得融资、外资引进、企业培育、开展活动、培养人才、产业转化等方面进行同步奖励,全过程动态抓准企业的需求。”比如,根据创新积分排名,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进行创业扶持,A到D类企业分别可以享受研发投入、贷款利息补贴等合计2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
农行萧山分行对科创金融政策进行解读,介绍了相关产品和服务体系。“开发区1号文件的出台,有力地支持了孵化器的提能升级。”西电杭研院党委副书记韩光表示,“希望在政策加持下,更好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四链融合,加速一批硬核科技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今年,开发区将围绕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工程部署,构建起有梯度、有层次的载体培育、服务、管理体系。预计到2026年,建成不少于20家国内知名、服务一流、成效显著的高质量科创孵化载体,孵化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专精特新企业和一批面向全球、拥有自主、前沿技术的硬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