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林飞 通讯员 施惠)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是岁月最温柔的守护。近日,来自城厢街道梅花楼社区的老年朋友和家属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忆路有爱 相伴‘梅’好”阿尔茨海默病预防和康复活动。
活动开始,来自医疗机构的康复师江医生带领大家做热身运动,她边做示范边讲解:“手指操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保持大脑活力。”老人和家属跟着一起做,现场气氛温馨活跃。
江医生告诉大家,阿尔茨海默病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家属可在生活中进行观察,若家里老人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生活行为变化,如经常忘事、行为迟钝、睡眠节律变化、饮食量减少、社会兴趣减少等,应提高警惕并尽早筛查和干预。
接着,江医生就如何更好地陪伴和支持家中老人,包括心理健康维护、有效沟通技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融入预防认知障碍等知识进行分享。江医生的讲解激发了家属们的共鸣与思考,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陪伴的重要性。
江医生还分享了认知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以及心理支持等康复治疗手段,鼓励老年朋友积极参与社区的健康活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疾病。
活动中还特别设置了“亲情互动”环节,鼓励子女与老人共同参与思维训练和体验绘画疗法。轨道逻辑棋对弈和四季花涂色游戏,进一步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让老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温暖与关怀。
此次活动也是对阿尔茨海默病非药物治疗的有益尝试和体验。“今天我陪妈妈来参加这个活动,受益匪浅。以前总觉得阿尔茨海默病离我们很遥远,没想到发病率这么高,以后我也会更加关注家里的老人,多陪伴他们。”居民洪女士拉着母亲的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