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6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宋韵文化萧山色彩何其浓厚

  ■文/ 钟妙明

  两宋文明在中国文化史上,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审美高度。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期,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江南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作为我国历史的重要转折时代,宋代不仅经济重心南移,文化中心也由北而南,这双重转变影响深远。明代史家陈邦瞻在《宋史纪事本末叙》中说:“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三:鸿荒一变而为唐虞……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 近代思想家严复也曾有言:“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对宋代文化作出高度评价的还有国学大师王国维,他说:“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可见,宋代文化的历史地位极高。

  近年,浙江的文化工作者对“宋韵文化”进行了全方面的解读,围绕宋韵文化的概念内涵、精神实质、形态特征和当代价值,在制度、经济、思想、文学、艺术、宗教、科技、社会、百姓生活等方面,不断展示出多元包容、百工竞巧、追求卓越、风雅精致的宋韵文化气象,并准确把握其文化精髓、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组织提炼“宋韵”的核心特征。此举,对萧山这片热土而言,意义同样重大。

  追本溯源,浙江的宋韵文化主要肇始于杭、绍两地,绵延千年,至今仍熠熠生辉。萧山前后分属两地,尤能荟萃两地之特色。所谓“宋韵萧山”,既是杭州之宋韵,更是绍兴之宋韵。

  萧山文化,贯穿八千年,若溯其繁华,应自南宋建炎四年(1130)始。是年,宋高宗驻跸越州,以“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改次年为绍兴元年,并升越州为绍兴府。萧山县时隶属绍兴府,随江南变化之大流,开永兴昌隆之盛世。

  回顾两宋时期,江南成为人文荟萃之地,成就文献名邦之名,文化名人辈出,不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了具有东南文化特色的资源优势,也因宋韵文化的深厚底蕴影响近代以来思想文化的面貌。这里活跃着诸多的精英人物,他们立足乡里、走向全国,在政治、思想、经济、文化、教育、军事诸领域,创造璀璨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杭州与绍兴奠定了文化精神的基础。

  试追忆那宋代孕育的著述宏富、异彩纷呈之思想洪流;书院广布、宗派林立之学风。确然,缔造了“宋学”的各重要思想学派,深刻影响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架构的宋韵文化,不得不承认,萧山正是其受益者,更是其创造者之一。

  宋代的浙江,闪耀着灿若星辰的人文之光,催生出隆盛堂皇、题材广阔的璀璨艺术,培养了一大批“浙派”艺术巨匠,留下了大量的传世之作,映射出中国文学艺术鼎盛时期的风貌,创造了传承至今的东方美学经典。宋韵文化的人文特色,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浙江精神文明与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树立了足以代表中国独特文化艺术的典范。

  浙东运河孕育文化,流淌1700多年,才有今日之萧山。宋朝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陆游、范成大、姜夔等爱国诗(词)人,在运河上(边)吟唱不绝。苏东坡为杭城太守,闻西兴钟鼓,写下之“江山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之佳句(《望海楼晚景》)。李清照家毁南渡,为避金兵数次往返于杭越之间。范仲淹的身影在这片土地闪过,由“以天下为己任”生发的经世致用和责任担当,兼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也在萧然大地上留下回响。理学、史学等方面的思想理论,也借杨时等人在萧山留下深刻烙印,并影响了此后当地的主流教育。

  与此同时,作为北宋熙宁九年进士,杨时于政和初任萧山县令,逢百姓苦于屡旱,要求城西一公里处的一片水田辟为湖。他便以山为界,筑土为塘,建成了一个人工水库——湘湖。用湘湖的蓄水,灌溉九乡14万亩稻田。水能蓄潦容千涧,旱足分流达九乡。这是后人对杨时关心农事的歌颂。宋人张夏,更于水利作出卓越贡献。他在泗州大水时,募民修建堤塘,疏导河渠,减轻灾害。后以工部郎中任两浙转运使,在浙江海塘年久未修之际,派人加固堤塘,分段守护,杭州江塘原用木柴、泥土垫筑,常被江潮冲垮,张夏首次将其改建为石塘。

  而岳家军屯兵欢潭,迸发出的是“精忠报国”的呐喊,让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从此在萧山得以舒展……兼以这片土地先后闪烁的诗歌之韵、风范之美,莫不彰显出“宋韵萧山”的风骨气质。

  此外,萧山民风淳朴,物产丰富。如萧山花边的发祥地坎山,是起始于宋代的一个古老集镇。鲜美的湘湖莼菜与西湖畔的宋嫂鱼羹遥相呼应,令人垂涎欲滴。还有习俗多样,以萧山祇园寺为代表的萧山佛教文化,更上承魏晋隋唐余绪,在宋代大放异彩,香火盛极一时。

  更有那沈括、柳永、刁约、唐询、钱彦远、元绛、吴处厚、施昌言等贤士与名臣,竞相在这里登场,留下梦幻般的文化足迹……这一切,直至宋代萧山的最后一位进士——徐理的逝去而告终,为后人留下了大宋王朝的一个缤纷背影。

  由此可见,萧山与宋韵文化关系紧密,不仅是宋韵文化形成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重要贡献者,更是能体现宋韵文化的重要区域。宋韵文化中的萧山元素,是杭州乃至浙江人民,清晰可寻的创造业绩,真实可见的历史奉献,亲切可依的情感寄托,鲜明可辨的文化标识,丰沛可用的文化资源。

  故而,萧山自然而然有文化基础和客观条件,也有社会责任和传播能力来实施“宋韵文化”的提升展现,通过有效构建宋韵文化挖掘、保护、提升、研究、传承工作体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宋韵文化,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的萧山重新闪耀起来、普照社会,为新时代的萧山文化建设,注入历史智慧和人文韵味。总而言之,萧山的宋韵文化既包含了爱国情怀、道德人格,也包含了为学钻研,造福民生。

  极力发扬宋韵萧山所具有的兼容精神、创新思想、经世理念、理性态度、民族意识、平等观念等时代特点,根据其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研究它对宋代以后萧山历史与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造福当世。

  恳切盼望,萧山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文化上推陈出新,拓展内涵、提升质量、创造新品,让宋韵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让文化兴盛融入城市每一个发展细节中,用“雅生活”持续推动文化普及提高,不断擦亮文化瑰宝,赋予本土文化自信。

  愿悠悠宋韵,永流芳萧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天下
   第03版:梦笔桥
   第04版:文化 悦读
浙江宋韵文化萧山色彩何其浓厚
佳作欣赏
三中“红楼”成文化符号
智斗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