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6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届杭州乡村诗会在益农镇群英村举行

扫一扫二维码 查看更多内容

  本报讯  (记者 李沅哲)   “回到益农,回到故乡,母亲捻亮了冬至的念想。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萝卜干,真美;霉干菜,很香。回来吧,回来……”乡村是诗歌的原乡与根脉,是诗歌的源头与家园,是诗歌的出发地和归宿地。

  8月13日、14日,由杭州市作家协会、萧山区益农镇人民政府主办,杭州市诗歌创作委员会、萧山区作家协会、萧山区益农镇群英村承办的首届杭州乡村诗会在群英村文化礼堂举行,张德强、余刚、孙昌建、梁晓明、江离等来自杭州的30多名诗人参加了首届杭州乡村诗会启动仪式、“我们现在怎样写乡村诗歌?”乡村诗创作主题研讨会,走进村史馆,深入群英村的村头村角领会“围垦精神”的精髓,围绕“乡村振兴”题材展开创作。

  群英村是一块由钱塘潮水所孕育的土地,在浩浩荡荡的围垦时代,人们形成了吃苦、勤劳、务实、坚韧、开拓、创新的围垦精神。在群英村,世界500强之一的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正是凭借这股精神实现了由传统的织布向多元产业共同发展的现代化企业集团跨越。群英村党总支书记周明祥表示,“首届杭州乡村诗会在群英村举办,是我们群英村莫大的荣幸,也是对我们群英村人文历史、自然景观,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认可。有了诗歌,村庄与土地,就变得更加饱满,富有活力。”

  浙江省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孙昌建从创作角度谈了此次活动的感想,“打造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裕,更为重要的是精神生活的富裕,而诗歌和文学艺术就是精神富裕的一种表现形式。群英村这块精神沃土,为乡村诗会带来了丰富的养料。”

  乡村与乡愁,是永恒的话题。新时代的乡村,更需要诗和远方,这也是乡村振兴和艺术乡建的深度融合。艺术乡建,是文化振兴的进一步深化,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驱动力,用乡村诗歌的方式激活乡村资源、乡村产业,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文艺力量。

  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人,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萧山区作家协会主席俞梁波发起倡议:“贯彻‘两个先行’,大力推进‘艺术乡建’,杭州诗人要把艺术乡建与文化价值显现在乡村,给予乡村更多的人文精神元素,让更多人放飞梦想的诗与远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调查
   第04版:专题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天下
   第08版:公益
   第Z01版:宁围月刊
   第Z02版:重点工作
   第Z03版:民生服务
   第Z04版:村社专栏
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实施意见发布
救援技术交流
区慈善总会2022年度百名困难大学生资助项目启动
全区首个社区少工委成立
首届杭州乡村诗会在益农镇群英村举行
第九届杭州电博会收官 萧山馆客流量超两千人次
打呼噜是睡得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