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21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儒学光芒照耀下的萧山必将更加美好

“烟火气”十足的萧山儒学成为大家共同参加的“嘉年华”
丰富多彩接地气的儒学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参加

  ■文/ 萧闻

  近日,《儒家网》发表了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在读博士、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研究员常樯撰写的《儒学社团的当代使命——从“萧山模式”说起》一文,常樯认为:近年来,萧山儒学学会精心策划实施“三进三送”活动,为推动儒学思想在一地一隅的普及应用,为促进儒学智慧与不同职业行业的有机融合,做出有益探索。

  常樯表示,2021年5月,著名学者、浙江省儒学学会时任会长吴光先生在萧山儒学学会第三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言时,将“三进三送”活动称作“萧山模式”,并认为这个模式“为全省(浙江)乃至全国的基层儒学社团发展探索了经验,做出了示范,提供了样板”。对此,他完全赞同。

  常樯去年在萧山考察时,就注意到萧山自古便形成崇文重教、明礼兴儒的社会风尚,他说,在中国地方志书中,像《萧山县儒学志》这样独立成书的地方儒学志,并不多见。萧山对儒学传承发展之重视程度,由此可见。2013年1月,萧山儒学学会正式成立,是为全国成立时间最早的县级儒学学会。

  自成立以来,萧山儒学学会得到萧山区委、区政府,特别是萧山区委宣传部、区社科联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并与中国孔子基金会、浙江省儒学学会、浙江衢州南孔文化发展中心等社会组织、文化机构保持着密切接触和友好往来。

  近十年来,萧山儒学学会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以“儒家思想融入社会治理体系”为主线,确立了“建成全国普及国学文化基地,打造全省(浙江)弘扬传统文化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并将业务范畴划分为“三大模块”——儒学讲师团、儒学文化研究室、孔子学堂,负责经典宣讲、研究阐发、普及推广等工作。“三进三送”活动是萧山儒学学会的工作着力点和总抓手,也是萧山儒学学会倾力打造儒学“萧山模式”的根本凭借。

  常樯对“萧山模式”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他认为萧山儒学学会开展的“三进三送”活动,即为“萧山模式”。就本质而言,“萧山模式”其实就是推进新时代儒学“两创”的一种模式。这个模式,以儒学“两创”为遵循和方向,以“文化自信”为目的和成果。

  理性地看,“萧山模式”并非高不可攀或不可复制,其之所以能够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归根结底在于萧山儒学学会一众人能够始终带着仁心、恒心、匠心和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开展工作,谋划事业。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铆足干劲:

  在主体觉悟上,广结善缘,主动作为

  汤金友先生在总结萧山儒学“三进三送”活动时,从主体层面把“萧山模式”概括为“领导带动、部门联动、学会主动、基层互动”,并提出三点工作感受和体会:其一,地方党委政府重视是关键;其二,有情怀的人才去推进是重点;其三,儒学理论研究成果要转化为能够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指导方针。

  汤金友先生十分担心在耗费人力、财力、物力把研究成果推出来后束之高阁,甚至把儒学变成寻常百姓望而生畏的玄学,他将儒学定位为“百姓人人需要的精神家园”。对于汤先生的观点,浙江省儒学学会副会长王福和先生表示认同,他同样认为,儒学应有“烟火气”,“我们不能把儒学变成玄学,也不能把儒学看作几个人关起门来的自娱自乐,儒学活动应是大家共同参加的‘嘉年华’。”

  基于这样的共识,萧山儒学学会积极整合萧山地域内的政、商、学、社等各界资源和力量,充分发挥儒学社团的协调引领作用,突出“规划引领”“人才引领”“阵地引领”“活动引领”“品牌引领”“创新引领”“宣传引领”,坚持做有情怀、有担当、有办法的社会活动家,矢志于当好儒学“两创”的探路者、先行者。学会领导层团结一致、认真负责、分工明确、代表面广,是萧山儒学学会始终保持较强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关键所在,这确保了学会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并扎实将决策落地。

  在萧山儒学学会年度会议上,还安排了表彰“团体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会员”的环节,这种“评先进、树榜样”的激励方式,既是对先进、榜样的一种认可与肯定,也是对其他单位和个人的一种劝勉与督促。同时,萧山儒学学会还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辖区企业对学会日常运作及活动举办、书刊印发等业务工作的经费支持,这为学会持久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保障。

  彰显韧劲:

  在内部管理上,运作规范,体系完备

  萧山区社科联原副主席傅浩军先生代表主管单位,将萧山儒学学会“三进三送”活动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活动规范,“比有些机关做的活动还规范”;二是活动非常丰富;三是在干部中有影响。他还介绍说:“萧山儒学真正做到了深入人心、卓有成效,这些活动使得萧山的文化事业更有文化,让市民百姓更有文化修养,大大促进了文明城市的创建。”“规范”——这应当是包括笔者在内的诸多同仁同道对萧山儒学学会工作情况的最直观感受。

  如,提供有关文字材料,确保内容全面系统、特色突出、客观理性;举办一个小型交流研讨会,学会办公室会在人员邀请、材料准备、发言顺序、场地布置、新闻报道等各方面进行精心筹划安排;举办年度总结会议,学会办公室会将有关会议资料编订成册,将会议通知、会议议程、工作报告、表彰通知、典型经验交流材料、团体先进总结材料、优秀个人事迹介绍、年度大事记等内容统统收录其中,对于材料中的标题和重要词句也会做加粗处理;编订内刊《萧山儒学》,学会同样以严谨细致、点面兼顾、知行结合的原则进行栏目设置、文章编发、版式设计,除没有正式刊号外,这套内部交流资料几乎与正式刊物相差无几。

  此外,不论是学会管理层,还是其他业务部门,乃至个人会员,从上到下,萧山儒学学会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安其位,我们看不到其中的尸位素餐者及形式主义等歪风邪气。

  萧山儒学学会还积极组织人员申报区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鼓励大家出版书作、撰写心得体会和学术论文。以上这些做法,都颇具感染力、亲和力,展现出这家基层儒学社团从业者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厚重的文化情怀。

  积攒后劲:

  在业务推进上,扎根基层,突出特色

  汤金友先生介绍说:“萧山儒学学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开展工作,创新儒学传承发展模式,致力于打造紧扣百姓生活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儒家生活美学’。”萧山儒学学会坚持扎根基层,立足百姓生产生活,积极推动儒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千行百业“日用而知”乃至“日用而不知”的好做法。

  学会高度重视儒学在不同行业、不同板块的落地应用,从不刻意追求整齐划一,反而鼓励各行业、各单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据了解,目前在萧山,已基本形成“一校一品”“一村一品”“一企一品”的儒学“两创”格局。

  为进一步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和学会成员的凝聚力、向心力,萧山儒学学会整合各方力量,连续多年在义桥镇山后村砾山孔氏祠堂举办孔子诞辰日祭祀活动。为加强与兄弟社团的交流与合作,在有关专家建议下,萧山儒学学会与海南文昌市孔子学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4月19日,《“江(钱塘江·萧山)海(南海·文昌)”儒学实践战略合作协议》视频连线签约仪式在萧山和文昌同时举行。在致辞中,汤金友先生提出如下构想:将“‘江海’儒学实践结对合作”打造成全国儒学社团交流合作和儒学实践应用的示范工程,力争建立包括发展体系、工作机制、服务模式、文化成果等方面工作在内的儒学结对发展新机制,为多彩文昌和宋韵萧山发展贡献力量。

  由萧山儒学学会、文昌市孔子学会共同摸索出的“‘江海’儒学实践结对合作”,为全国基层儒学社团拓展业务交流合作开了先河,为在全国层面建构“儒学社团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文化 悦读
   第04版:小记者
儒学光芒照耀下的萧山必将更加美好
钱金利被评为中国作家网2022年度“文学之星”
浙陶文创茶器:湘湖窑火,匠艺中品味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