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6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注意!这些健康误区就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生命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但同时,处在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也极易被一些健康误区所误导。以下这几种常见的健康误区,希望大家尽量避免。

  误区一:做菜多放油盐,味道好

  妈妈的菜、孩子的胃。为了做出好吃的饭菜,很多家长都喜欢多放油和盐,尤其是盐。而且,随着年龄增大,家中长辈的味觉开始退化,做菜时加的盐就更多了。其实,盐吃多了对健康危害很大。大量的研究发现,钠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胃癌等癌症的发病风险。一项覆盖195个国家和地区、有关饮食结构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的研究发现,中国因饮食问题引发的死亡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因为钠摄入太高,也就是盐吃得太多了。

  误区二:不吃肉蛋,防“三高”

  “三高”是引起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不少人认为预防“三高”不能吃油,甚至认为各类肉中都含有油,均不能吃。这种认识过于片面。因为适量吃油不仅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脂肪酸,促进人体吸收维生素等有益物质,还能预防胆结石。即便是节食减肥的人群,每天也需要至少摄入20克膳食脂肪。蛋白质是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不仅是细胞构成的要素,也是身体能量的来源之一。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即便是高脂血症患者,也可以适当摄入胆固醇。

  误区三:水果太贵,舍不得吃

  很多人抱怨家里老人舍得花钱买保健品,却不舍得吃水果。新鲜的水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胡萝卜素是抗衰老的明星营养素,能保持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健康。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延缓细胞老化,对中老年人十分有益。此外,水果普遍含有膳食纤维,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和代谢废物排出、预防便秘的功效。因此,适当吃水果对保持机体健康、预防衰老都是有好处的。中老年人可以选择低糖的应季水果,如西红柿、黄瓜、猕猴桃等。

  误区四:坚持“静养”,不运动

  不少人有执念,认为生命在于“静养”,运动会损伤器官。但世界范围内的众多研究都证实,生命在于运动。2020年,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对1500多名老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高强度运动组的老人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都比其他两组不运动人群好,死亡率也是最低的。

  误区五:打呼噜的人,睡得香

  生活中,很多人对打呼噜不以为意,甚至认为是睡得香的表现。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打呼噜可能是一种叫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慢病引起的。如果不重视,打呼噜会影响睡眠,降低血氧饱和度,进一步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甚至导致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如果家里有人睡觉时打呼噜,声音忽高忽低,有时突然就“没声了”,或是憋得满头大汗,但翻个身,马上又鼾声如雷等,就要注意了,带他到医院做个检查,确诊后接受规范治疗。

  误区六:患病了才需要健康管理

  许多中老年人以为,只有患上某种疾病的人,才需要健康管理。慢病人群如肿瘤、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确实需要健康管理,但健康管理人人有责。个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为了能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均需要预防疾病,主动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因为健康管理是通过塑造健康生活方式,以最少的投入促进健康,让人远离大病、少得小病。

  误区七:治病,只能靠医生

  “药到病除”“起死回生”,是很多人对医生的期待。然而,医生却说医学不是万能的。主动健康管理是当今最好的预防疾病的方式。主动健康是通过对人体主动施加可控的刺激,增加人体微观复杂度,促进人体多样化适应,从而实现人体机能增强或慢病逆转的医学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文化
   第05版:天下
   第06版:财经周刊
   第07版:公益
   第08版:小记者
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团队成功创制自发光植物
水中芭蕾
我区召开交通文明提升行动工作推进会
第八届区美德标兵先进事迹巡演巡讲启动 “德润萧然”志愿服务队成立
亚运村东侧区域环境提升跑出“加速度”
我区召开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推进会
注意!这些健康误区就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