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蒋超 通讯员 盛振刚 高佳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本轮梅雨汛期开始以来,我区提前谋划、聚焦重点、积极防御,高效运行“1833”联合指挥体系,从严从实抓好梅汛期强降雨防御工作,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管控。截至26日16时,全区生产生活正常,道路通行正常,暴雨应对情况良好,水、电、气、交通等城市运行各领域平稳有序。
区防指办持续关注雨情水情,组织会商研判,下发管控单,要求“两江一河”(钱塘江、浦阳江、永兴河)沿线各镇街、平台全面做好防御准备。新安江水库减少泄洪后,沿江各镇街、平台依旧保持人员转移标准不变、现有管控措施不变、现有巡查力度不变,并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
按照省防指“八张清单管控”目标,全区各镇街、部门按照日常巡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的原则,出动巡查责任人3181人次对小流域山洪危险区、地质灾害防范区、山塘河网、城市内涝点等3121个点位进行排查检查,发现、处置隐患点位88处,处置城市内涝16处。
区纪委监委成立三个专项检查组,重点检查防汛机制响应、值班值守落实和防汛物资储备,实地勘察楼塔、河上等南片防汛重点乡镇及城厢、北干等城市内涝重点街道,确保各项防汛举措落到实处。在监督检查中及时发现问题、报告问题、督改问题,对防汛抗灾中不作为、不担当、不落实行为严肃问责,并启动涉汛问题线索快速传递、信访案件快查快结机制。自防汛监督工作开展以来,已约谈提醒6人次,督促解决D级危旧房告示、避灾点物资储备等问题9个。
截至26日16时,我区当天转移132人,累计转移209人。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做好水上和沿江两岸的检查巡查,确保堤防、海塘等水利工程万无一失;加强“两江一河”两岸堤防、海塘、闸泵站等水利工程的巡查,全面检查沿江各类危险品生产企业、储存仓库和交通码头、管道等各类基础设施,停止一切水上活动,第一时间劝离无序垂钓、违规下江等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小流域山洪易发区等高风险点位,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测,从严从实筑牢防汛“安全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