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年半心理治疗后 小伙重返高考考场

萧山心理医生收到考生感谢

  ■记者 盛凤琴 通讯员 范柯军

  24日,江苏高考放榜。浙江萧山医院心理卫生科二病区主任、杭州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中心萧山分中心主任徐婷婷的手机上收到了一条信息:“徐主任,608分,感恩徐主任……”发消息的是患者小彭(化名)的妈妈。

  “太棒了!”看到信息的那一刻,徐婷婷不禁拍着桌子轻声叫道。回想这1年半来,跟小彭的“交心”,从最初的怀疑,到配合治疗,到信任,再到治愈,小彭的变化让她刮目相看。在经历厌学、辍学、抑郁等多重磨难后,他终于“涅槃重生”了。

  高三男生突然闹辍学

  历时1年半跨省心理“疗愈”

  江苏男孩小彭,一向阳光开朗。2023年初,正在上高三的小彭突然说不要读书了,要辍学。家人以为他只是压力大,安慰他还有半年就高考了,再坚持坚持,但小彭却怎么都不愿意再去上学。小彭妈妈意识到,儿子不是简单的厌学,可能是心理健康出问题了,经人介绍特意赶到萧山找徐医生看诊。

  1.8米的大高个男生,穿着长款羽绒服,戴着帽子,走进咨询室时头深深地埋在胸口,这是徐医生第一次见到小彭的情形。小彭妈妈含着泪向徐医生诉说自己孩子的情况。

  面对心理医生,小彭逐渐吐露心声。原来他觉得,自己找不到学习的意义,爸爸妈妈也不能理解自己的想法。其实,小彭的厌学不是一时任性,而是有抑郁情绪在作祟。

  经过多次心理咨询,小彭和妈妈达成“协议”——休学1年,进行心理“疗愈”。之后的1年里,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每隔两周,小彭都会和妈妈从江苏来萧山复诊。母子俩的这份坚持加深了彼此间的信任。

  随着咨询时间的延长和药物的干预,1年休学时间到了,小彭做出决定:继续返校复读,参加高考。

  重回校园后,紧张的学业,让他再度想要放弃。经过心理疏导和药物的帮助,3月份小彭再次回到学校,埋头复习,尽力追赶,那个曾经的阳光男孩又回来了。高考结束那天,小彭跟徐医生发了条消息:“预估成绩应该能上一本。”

  在这个长达1年半的治疗过程中,少不了小彭自身的努力,少不了家人的支持和坚持,少不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干预……

  对此,徐医生说:“近年来,随着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家长对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明显增加了,门诊中因学习问题、手机使用问题来咨询的人越来越多,还有家长主动联系心理医生为孩子做心理评估。孩子出现厌学、逃避学习的情况是学习功能‘受损’的信号,背后原因可能是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处理有问题,也可能是情绪上的焦虑抑郁影响。当问题出现时,及时找准背后病因并加以引导至关重要。小彭的案例只是一个缩影,我希望通过分享这个案例,能够让更多孩子、家长接受心理治疗方式,其实很多‘问题’孩子,他们只是心理‘感冒’了,及时干预效果会很明显,也能让他们早日走出心理阴霾。”

  高考放榜

  一份“心”锦囊请查收

  高考成绩出来后,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其实,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一场考试并不能定义人生。接纳结果,调整心态也是一种人生历练。

  徐医生说:“高考不是人生独木桥,不管成绩如何,都应理性接受,公正地剖析自己,吸取经验和教训。考生要从‘考试世界’抬起头来,体验真正的生活,不妨去制定一个假期计划,比如学习一门新技能如开车、游泳、插花等,或者出门旅游、进行社会实践、当志愿者也是不错的选择。”

  同时,高考成绩放榜后,家长的态度尤为重要。

  对此,徐医生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孩子考得不尽如人意,家长不要过分责骂,学习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未来的路还很长,考试的结果只代表以往的努力和此刻的选择。

  另外,当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动力不足,甚至排斥学习的时候,家长不要一味指责孩子不求上进,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共同探寻厌学情绪背后的原因,更好地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天下
   第08版:文化 漫谈
   第Z01版:渔浦义桥
   第Z02版:专题
   第Z03版:专题
   第Z04版:专题
萧山心理医生收到考生感谢
南阳举办夏季专场招聘会
湘湖举行讲解员技术比武
招生咨询会
红山农场举办老年知识讲座
花式吃鸡 萧山举行进化“飞鸡”菜肴制作竞赛
进化老人外出迷路 警方翻山越岭寻回
名望府社区橙艺课堂又“上新”
进口减肥药含“毒”?萧山警方打掉幕后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