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卖“最后100米”提速并不难

  ■社会评论员  傅小慵 

  新事物的产生都伴随着利弊两面,也会滋生出各种矛盾,外卖也不例外。

  最近十多年的新建高层住宅基本实行人车分流设计,业主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都会停在地下车库,地面是不能停车的。外卖小哥只能将电动自行车临时停在小区外围,靠日积月累的熟悉度快速锁定楼栋,再加上“飞毛腿”般的速度,在小区里疾行,才有可能不超时送单。

  如何让高层住宅外卖配送的“最后100米”提速?北干街道江南星城社区很敏锐地发现了问题,并想出了“星骑乐”小哥友好共享单车的点子,有效解决了这一小区治理大难题,实现了业主、小区物业管理和外卖小哥之间的三赢。

  在萧山,不乏一些超大规模高层小区,像江南之星有19栋,住户2339户,常住人口6300余人;佳境天城共有39栋,住户2767户;御景蓝湾39幢,总人数在17000人左右……

  一般来说,小区占地面积超200亩,甚至达到300亩,就意味着靠步行往返相关楼栋至少需要20多分钟,如果还要在各楼栋电梯之间穿梭,恐怕费时更多。

  所以,江南星城社区的解决方案,是值得其他超大高层住宅小区借鉴参考的:江南之星公寓投放了6辆共享自行车,外卖小哥到达小区后,在物业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先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到小区的指定位置,然后拿上外卖换骑共享自行车进入小区,配送结束后将共享自行车骑回即可。共享自行车由物业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充气等。

  由此看来,这个举措的好处有三个。第一,通过共享自行车的“接驳”,大大节省了送餐时间。第二,点餐业主可以最快时间收到外卖,减少了等待时间。第三,自行车骑行的危险隐患较小,便于小区的安全管理。

  除了肉眼可见的好处外,共享自行车举措背后正折射了构建和谐友好社区治理环境的大主题。和谐、友好、温暖,从来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要借助具象的表达来实现。

  作为毛细血管般存在的城市单元——小区,不仅是居民栖居的烟火气所在,也是容易滋生各种矛盾的所在。探索小区、社区与外卖小哥等新业态就业群体之间的合作模式,创新更多符合小区、社区实际需求的管理和服务举措,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在送外卖的最后一程上,现实中确实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难题。

  有一类是物业的“粗暴规定”,比如外卖员一律不准进入小区配送。还有一类是物业与个别业主之间的“扯皮”。比如物业要求外卖放在规定区域,由业主下来取。但有的业主嫌楼层太高,偏要外卖员送上楼,但电梯不给坐,只能爬楼。这两种情况之所以出现,往往源于对外卖小哥的不信任。

  但从现实操作来看,这种不信任情况并不是很多,因为社会各界对穿着统一制服的各平台外卖小哥还是保持尊重的。笔者所在的高层小区也实行人车分流,但保安是允许外卖骑手骑电动自行车进入地下停车库,自行寻找楼栋送单的。笔者一个朋友的小区是近几年交付的,保安都是允许外卖骑手进入,许多年轻骑手都会自带平衡车,少数没有平衡车的骑手靠双腿。由此看来,江南之星小区能提供共享自行车,实属关爱骑手之举。

  我们相信,不信任的坚冰会慢慢被打破,高层住宅或公寓会有越来越多的温馨举措推出,足以让一座城变得更加温暖。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有一种力量叫“民间救援队”
专业运动场地该收点费
萧山的公厕已经“next level”了
美丽巧合
“免费领养”藏猫腻 莫让爱心被“套路”
外卖“最后100米”提速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