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迟子建的时光咏叹曲

  文/李庆林

  女作家迟子建已年过六十,她的这本散文集《好时光悄悄溜走》非常耐人寻味,读后颇感温润亲切又彻悟良多。在书名的选择上,迟子建与编辑不谋而合,都将目光锁定在《好时光悄悄溜走》这篇散文——“仿佛它是岁月之河的网,一旦撒下,昨日就会斑斓重现。”

  这部散文集中,迟子建尽述那些过往云烟,追忆或者重构,探索人生真谛,寻觅艺术真知,情深意浓。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灯祭》《父亲的肖像》等28篇散文的字里行间,作者以回忆往昔为主。第二辑和第三辑的34篇文章中,迟子建详述周游祖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国的体悟或杂感。第四辑中,是两部长篇散文《云烟过客》和《爱荷华日记》。前者讲述作者的家族史;后者则呈现了迟子建与作家聂华苓在国际写作中心交流学习的生活点滴,以及她与聂华苓女士的交往日常细节。同名散文《好时光悄悄溜走》中,迟子建在追忆过往之间,营造出一种怅然若失的审美感,恰如那些美好时光,虽已悄然逝去,但苍凉与苍茫间,总会饱含一份岁月溜走的力道或哲学意义——“好时光仿佛一场场冬日的妖娆霜花,盛开或消逝,总在刹那之间。”

  她在《云烟过客》文字里说“三合站是我有记忆的开始”,那是她与母亲从永安镇回漠河乡探亲的往事。由陆路改为水路,因长途汽车坏在路上耽搁了行程,抵达码头时,船已驶离。“我们眼睁睁地看它朝我们的目的地而去,而要去的我们却被抛在岸边。”之后到达北极村的外婆家,迟子建才发现母亲此行的目的是要把她过继给没有子嗣的二姨抚养,她感觉再次遭遇了被抛弃。无疑,童年经历给迟子建的影响很深,那种失落与哀愁不由流露于笔端……

  她在《猜想白夜》里说:“我遥想北极村夏天的好处,那绝不是白夜的情景,而仍然是一艘船于黄昏时分停泊岸边的形象。”又在《蚊烟中的往事》中写道:“菜园依旧青翠,火烧云也依然会在西边天燃烧……但一家人坐在院落中笼起蚊烟吃晚饭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每一次记忆,都如同一缕云烟,随作者年龄的增长飘得很远,也与她过往的笔端重逢彰显得更细密、更真切。

  丈夫的早早离世,也带给她伤感无数。好在她依旧思维敏捷而清晰,她说:“没有哪个日出是平凡的,也没有哪个夜晚是贫乏的。所幸生机、勇气和信心,在60岁以后,没有被磨蚀掉,它们依然绵密地埋藏于生命的肌理,与我共呼吸。”

  “我发现夏日的天空能涌起九级浪;冬天的火炉会唱歌;一滴水可以有三生三世;时光会在音乐中飞舞;疼痛可以唤醒我对黑暗的柔情。”她在西栅的深夜听过清寂的梆声;在察布查尔看一支飞向泥土的箭;在上海的冷风中追寻鲁迅先生的足迹;在香港假日祭奠萧红女士;在巴黎的石桥下感受它优雅的流水;在俄罗斯的泥泞中遥想春天;在尼亚加拉的彩虹前怀念离世的丈夫;在都柏林的酒吧畅饮黑啤酒看欧洲杯;也在法国诺曼底海岸穿行于阵亡者庞大墓群反思战争……这就是年过六十的迟子建,温文尔雅,又意志坚定。

  她在《好时光悄悄溜走》一文中,回忆了十年前的家,描述了房屋、庭院、菜园、远山等等。“十年前,我家还有一个美丽的庭院。庭院是长方形的,庭院中种花,也种树。”“我望着雨中的母亲,忽然觉得时光是如此可怕,时光把父亲带到了一个永远无法再回来的地方,时光把母亲孤零零地抛到了岸边……”

  书中的六十多篇散文里,迟子建寄托情思,仿佛对往昔生活的一次次凝望,也仿佛她的一首首时光咏叹曲,令读者与她共鸣,感受时光的流逝以及生命的丰盈。她的《会唱歌的火炉》《我的世界下雪了》等经典篇目也都收录于此书,值得细读和收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读蒋勋《舍得,舍不得》
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主题征文启事~~~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迟子建的时光咏叹曲
我们最终 都要学会舍得
一句话·一本书·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