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周珂 记者 朱佳鹏)青年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活力引擎”,更是民主实践与创新消费的“先锋力量”。如何读懂青年的消费习惯,洞察青年的消费心理?
8日上午,区人大常委会在萧山万象汇开展“青年话民主”活动,部分市区人大青年代表、青年市民围绕“青年消费”主题畅所欲言,从赛演经济的破圈赋能到湘湖畔的烟火人间,从青才卡承载的暖心承诺到权益保障背后的城市温度,提出了一份份青年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建议。
打造青春IP
松弛有度的城市节奏,是吸引青年的重要一环。“青春IP”,便是用城市的“烟火美学”,定义青年的“人间值得”。
在萧山国际人才俱乐部工作的杨斐对此深有同感,“我们每天与青年人发生连接,触达青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小‘莲花’举办的演唱会,‘莱福岛生活节’的多元场景,这些IP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观众与城市的纽带。年轻人很愿意为高品质节目、活动买单。”杨斐希望,萧山能有更多高端演艺赛事,将“观演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湘湖,是萧山旅游的一张金名片。住在湘湖地铁站附近的小沈,时常会带朋友去打卡,发现风景虽好,歇脚不易,“湘湖有山有水有小桥,很美,但年轻人也很‘脆皮’,我们想找个地方坐坐拍照,选择实在太少了,能不能对湘湖周边的餐饮娱乐文创进行升级?”
夜经济,可串联起各类新兴消费业态,延长青年的消费时间。经开区国控集团的楼涵彦有点“选择恐惧症”,“萧山有湘湖夜游、亚运场馆这样的好资源,却还没能转化成年轻人扎堆打卡的社交新场景。能否统筹全区夜经济活动场景资源,打造几条青年夜游专线,这样就不会错过一些散落的景点了。”
区文旅局、商务局分管负责人介绍了相关工作情况并对问题进行现场回复。作为“双会之区”的萧山,后续将以更大力度激活演艺赛会“强引擎”,打造好湘湖IP,引领夜经济新潮流,向世界展示萧山的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让青年感受烟火萧山的浪漫和从容。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