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悠悠事

墨韵深处见江南

  ■笑笑

  日前,春风浩荡,带着春日特有的蓬勃朝气,著名花鸟画家李国政先生创作会在萧山启幕。

  踏入创作会现场,墨香与纸香交织弥漫,宣纸在画案上铺展,似在静静等待被赋予生命。先生气定神闲,手持画笔,笔尖轻蘸颜料,略调一下,旋即灵动游走于宣纸之上。

  转瞬之间,一幅幅精妙绝伦的花鸟作品跃然纸上,或明艳娇俏的牡丹,或迎风绽放的红梅,无不展现出花鸟画那独树一帜的迷人魅力。

  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中极具特色的一科,远不止梅兰竹菊荷花牡丹这般简单。其题材范畴比较广阔,涵盖了鱼虫花鸟树动物等。每一笔勾勒,每一抹晕染,都蕴含着无尽的自然意趣。

  先生作画之时,仿佛与自然开启了一场亲密的对话。

  先生作画下笔干脆利落,墨色相互交融,又尽显江南水乡的温婉润泽。用笔尽显书法功底。看似信手拈来的点染,实则凝聚了他数十年写生积累的深厚功底。

  他笔下的牡丹娇艳盛开,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意境体现得酣畅淋漓;藤花枝蔓蜿蜒遒劲;梅花胭脂点染如见孤山红梅,枝头麻雀灵动;山茶摇曳生姿似诗如画……

  画牡丹时,勾皴点染。先生边画边讲:“花要娇艳,石要老辣,布局要奇;画面上的留白很重要;要重视写生,又要融合诸家法。”

  在李国政先生的花鸟画当中,上承两宋韵体画,明清文化的精华,又深得大自然造化之趣。画中呈现生机盎然、天真烂漫,跟先生所追求的作品以写意见长,色彩清新脱俗,构图疏密有致的要求相一致。

  在先生的笔下,禽鸟会为一片新抽出的嫩叶而停留,游鱼仿若追逐着流动的云影嬉戏。恍惚间,那些宋元画卷中的灵动精灵,跨越千年的悠悠岁月,悄然停驻在这位江南画家的笔端。或许,这恰恰就是中国艺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当一位画家能够真正聆听草木的细语,领悟自然的神韵,他的笔墨就会化作永恒的诗篇,在悠悠时光中浅吟低唱。

  作为国画大师陆抑非的入室弟子,李国政先生传承的不仅仅是传统笔墨技法,更是在时代的变迁与更迭中,坚定地守护着中国花鸟画的精神根基。笔锋流转间,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幻化成宣纸上的四季交替、岁月轮回。这场创作会,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一次灵魂的交流,让观者深切感受到了中国花鸟画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尘世间~~~
悠悠事~~~
迎春花~~~
亲情树~~~
尖尖角~~~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财经周刊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公益
打掩护的疱疹病毒
墨韵深处见江南
青田有奇石
父亲买到“次茶”
共鉴汉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