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漫漫,平安为伴。昼能安心行路,夜可安卧高枕,是这座城市给予群众的满满安全感。在这幅美好画面的背后,有一群人正披星戴月织密“针脚”,用足绣花功夫为平安“上色”。
他们在大街小巷日夜值守,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他们是凡人,却能风雨无阻守护家园热土;他们也会累,但依然会情真意切为群众提供服务。
今年的1月10日,是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这是属于他们的特殊日子,也是党和人民对人民警察不懈奋斗的高度肯定。他们将青春许给这身藏青蓝,为万家灯火坚守初心,为岁月静好负重前行,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从未停歇、奋勇直前。
爱民、护民、为民,这是萧山公安全体民警辅警的信念和初心。今日,本报继续刊登2020年度萧山公安“闪光民警”风采录,他们以勇气、以担当、以坚持,选择去踏平波涛海浪,做人民群众最坚强的靠山。这是他们的高光时刻,也是一众平安卫士的缩影。
■记者 蒋超 通讯员 萧公宣
来文宇:再苦再累把微笑留给“窗口”
她年纪不大,却已是窗口业务的“小能手”;她作为内勤民警,还要兼顾大量行政案件及刑事案件的侦查及办理工作。她是湘湖交警中队的来文宇,工作中的她,把微笑留给群众,把重担挑在肩上;生活中的她,把温柔留给孩子,把压力化为动力。
中队的违章处理大厅每天都人来人往,在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一窗通办”等服务民生工作的同时,她把大厅秩序管理得井井有条。去年疫情防控期间,窗口暂停办理业务,她每天接听咨询电话,尽力解决他们的困难。
此外,她还要完成中队的办案任务,随时待命。自去年5月份以来,她共办理行政案件60余起,危险驾驶刑事案件45余起。在窗口违法处理中,她把中队查扣的1100余辆电动自行车进行梳理核查,同时协助窗口办理超载及其他扣车扣证违法行为620余起,非现场违法处理16000余起。
其实,哪有什么“超人妈妈”?背后的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体会。丈夫工作也很忙,她努力尽到妻子与母亲的责任。但是岗位有需要时,她又不得不把两个年幼的孩子交给长辈,义无反顾投入到为民服务的工作当中。“成年人的世界,谁都不容易,我们拧好自己这颗螺丝钉,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添一份保障。”对于未来,来文宇充满期待。
赵凯波:群众的小事也是我的“要紧事”
十年时间,他从青葱少年变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也从满怀热忱的警校学生变成了基层派出所的办案民警,多了实战的磨炼和积累。他把热血融入那深邃的藏蓝,唯一不变的是赤诚的逐梦心。
在北干派出所民警赵凯波眼里,群众的事无论大小,都是警察的要紧事。去年8月12日,有市民报警称自己网上订购的五箱鸡蛋被人偷走了三箱。接警后,赵凯波立即带领反扒队员赶到现场。然而他们刚到不久,派出所就接到报案,在上述案发地相距不到100米的地方,又发生一起外卖被盗的警情。于是,他大胆猜测、串并案件,大量调取案发地以及周边的监控,终于在当天5时24分的监控画面中,发现一名身穿蓝色短袖的可疑男子。通过监控追踪、连续蹲点守候,下午5点就把嫌疑人抓获归案,并缴获其所盗的鸡蛋和油。
在2018年至2020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他还参与并办理了多个涉黑涉恶专案。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他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时间,积极投身于多起专案的研判、侦查、抓捕和审查等工作,争分夺秒推进案件的进程,在打击黑恶犯罪方面取得了佳绩。
华淼强:既快又狠啃下“硬骨头”
他讲话快,短促有力;他行动快,雷厉风行。2013年1月,他从巡特警大队调至宁围派出所工作,现任宁围派出所治安组探长。在同事眼中,华淼强是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快枪手”,办案从不拖泥带水。
作为治安组的业务骨干,他经手办理的限期7天的刑事拘留案件,往往在刑拘后第1天就将案件整理完毕,进行报捕。去年5月,在处理一起两个夜宵摊点因抢客引发的8人互殴案件中,他在监控条件不佳、当事人相互扯皮的情况下,通过多轮走访、审查工作,最终成功查清事实,将参与打架人员全部予以行政拘留,对类似打架斗殴现象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在办理永康籍人员开设赌场案时,他在永康一呆就是半个月,对嫌疑人可能的落脚点进行摸排分析,将9名犯罪嫌疑人悉数抓获归案。针对人员到案后拒不交代犯罪事实的情况,他又通过数据分析,奔赴永康各地查找参赌人员,搜集相关证据,让他们在铁证面前终于“张开了嘴”。
2020年以来,华淼强累计办理各类治安行政案件30余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0余人,行政拘留70余人。七年来,他攻坚克难有招数,坚持不懈有韧性,多次荣获三等功、优秀公务员、嘉奖等荣誉。
孙明:倾力支援磨炼钢铁意志
自2013年调入萧山公安审案大队工作以来,孙明迅速转换角色,积极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从刑事案件办理的门外汉迅速成长为一名刑事案件审案办案能手。
2019年10月,他远赴外省参与支援工作,克服远离家乡亲人、语言不通、工作强度大等各种困难,在特殊的环境里磨炼自己的意志。面对高危、高强度的工作,他没有退缩,处处亲力亲为,时时紧绷安全意识这根弦。在警务站工作期间,他勇于担当攻克难关,带领队员们团结一致,克服高温酷热,顺利完成当地“严查、严控、严防”的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支援任务,并受到组织和同志们的肯定。
路虽远,行将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段支援经历,让他磨炼了意志、坚定了信念、提升了能力。回到萧山后,他又迅速投入到审案大队的繁忙工作中,参与各类复杂案件办理和审核等工作。曾荣获三等功一次,多次优秀公务员等荣誉。
柳刚:兢兢业业磨好利剑斩黑恶
扎根基层十四载,柳刚始终奋战在侦破案件的第一线。身为衙前派出所办案民警,他坚持边学习边积累,努力将自己打磨成一柄斩向犯罪分子的利剑。
去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柳刚主动出击,在辖区内抓获一名涉嫌以销售口罩、额温枪实施诈骗的嫌疑人邱某,并深挖细查,替被害人成功追回了143520元。在此之前,有位黄先生看到QQ好友的借钱信息,就转了9800元给“好友”买机票。发现上当受骗后报警。柳刚发现,黄先生的9800元钱虽然已被扣款,但银行的一条短信让他眼前一亮——黄先生的汇款业务正在办理中。他立即拨打银行服务电话,通过输错密码的方式将对方的银行账号临时冻结。随后又通过杭州市反欺诈中心,联系上了银行客服人员。最终,黄先生的9800元钱款物归原主。
2020年3月,他被抽调至“会战十二号”专案组,为了案子奔波数万公里进行调查取证,先后办理了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案等各类案件十余起,打处犯罪嫌疑人20余人,行政拘留23人,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近年来,他多次获得个人嘉奖、优秀公务员、个人三等功等荣誉。
吴智强:数十天驻守单位只为管好这扇“门”
先隔离,再上班,对于监管场所的民警来说,去年在单位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在家“停留”的时间。保证所内的安全,这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所有监管民警身上的重任!萧山区看守所的吴智强就是其中一员,最长一次,他连续在所隔离、工作达35天。
面对严峻的形势,看守所根据公安部要求,专门设立隔离监室和单人监室,对新收押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吴智强迎难而上,主动担任了隔离监室和单人监室的管教工作。身处单人监室的在押人员,因为没有旁人可以交流,会担心自己的案子,也会感到孤独,往往会流露出消极的情绪。对此,吴智强一旦发现苗头,就会积极与其沟通,一方面解开对方的心结,另一方面为其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让在押人员对自己所犯的罪行有更深的认知,助其走上洗心革面之路。
管好这扇“门”,背后需要付出不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连续驻守单位,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对于民警来说都压力巨大。在此期间,他严格落实“三定位”“三统一”等工作,分管的隔离监室和单人监室未发生一起打架等违规行为。多年来,他荣获两次三等功,多次优秀公务员、嘉奖。
何春波:历时八年将逃犯抓获归案
这个案子是他进入浦阳派出所接手的“第一单”——工地上价值15万元的电缆线被盗,除了被抓获的三人,还有一名嫌疑人雷某却“蒸发”了。时光流转,8年之后,他终于将逃犯抓获,为这起案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些年,何春波多次联系当地派出所、当地村委,摸排雷某的关系人,通过相关技术分析他的行踪。在众多的模糊线索里分析出一条疑似雷某的活动轨迹,并进一步确定他在老家商城县活动。于是,何春波直奔雷某老家。经过观察、蹲守,夜幕降临时他攀爬3米高的围墙进入院内,将正在看电视的雷某抓获。
在惩恶扬善的同时,何春波对于解决群众困难也总是热情满满。去年10月9日,一男子匆匆来到派出所报案,称15岁的女儿一大早出门,手机没带,学校也没有去,手机里充斥着消极的语言。何春波赶紧要求监控室队员查看监控,自己则前往报警人家里,实地查看现场环境,并发动各联勤力量寻找。经过努力,女孩当天就被找到了。何春波又通过与她谈心,慢慢进行疏导,获得了女孩父亲的真诚点赞。
这些年,何春波先后荣获先锋党员、优秀公务员、优秀教官等荣誉。2020年第一季度,他在全区公安执法办案排行榜上位列第一名,第三季度位列第二名。
王桥桥:快侦快破彰显刑警本色
仅用了5个小时,便将身处异地的两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不到两周,8名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获、价值百万余元的9辆被盗车辆被全部追回。这是发生在去年的“4.15特大汽车盗案件”,也是王桥桥的“战绩”之一。
作为所前派出所的一名刑侦民警,他主动出击、精准分析,加班加点对被盗车辆下落和犯罪嫌疑人进行分析研判。该案的成功破获,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也向社会各界彰显了公安机关严打犯罪的决心和雷厉风行的办案能力。事后,该案例被《今日说法》和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在扫黑除恶工作中,王桥桥同志主办各类重大案件1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60余名。同时,他也是所前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室长。自综合指挥室成立以来,该所刑事、治安警情同环比明显下降,成为了分局二类所综合指挥室样板间,多次获得上级领导的肯定与赞扬。从警5年多,他先后获得三等功、个人嘉奖、省千名好民警等荣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一方平安。
缪江宁:从警路上汗水多收获更多
“警官,快帮我们找找老人吧!”时至深夜,一声急切的恳求,让民警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老人神志不清,距离其离家已经过去了6个小时,危险随时可能发生!这是益农派出所民警缪江宁日常值班的一幕。
他迅速调取周边监控,对老人可能出现的地方进行排查,并组织巡逻警力沿街进行查找,同时发动村干部、网格员加入搜查队伍。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搜寻队员一整晚的不眠不休,终于在一处灌木丛中发现了走失的老人。此时的老人满身泥泞,饥寒交迫,老人与其家人相拥哭泣的场景令人动容。
群众的事,没有小事。在服务群众时,他的温暖让人如沐春风。在打击犯罪时,他的果敢形成有力威慑。作为所内的年轻刑侦民警,缪江宁主动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现实案例,并向所内优秀民警学习办案经验,切实提高自身的执法办案水平。
从警之路,虽然满是汗水却又收获多多。这5年来,缪江宁始终怀着忠诚奉献的心,严格要求自己,获得三等功一次、个人嘉奖两次、优秀公务员一次,不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