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蒋超 通讯员 萧司
本报讯 “我辛苦攒的150万元终于有保障了,真是谢谢你们!”近日,王老太(化姓)拿到《人民调解协议》后,激动地表达了感谢之情。之前,由于对方停止支付借款的每月利息,王老太生怕连本金也打了水漂。经过调解,三方当事人一致约定,借款人的不动产权房产拍卖以后,王老太能享受第二受偿权,保障了后续的履约。
不用经历“打官司”的烦琐,就能让群众吃下“定心丸”,这得益于区矛调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高效。自去年12月成立以来,该调委会整体入驻区矛调中心,在中心大厅设置人民调解接待窗口,专门受理区矛调中心无法有效分流的案件,并兜底化解全区重大疑难纠纷,致力于打造全区矛盾纠纷“终点站”。截至目前,这个“全科门诊”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3件,为330余名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100余万元。
这段时间以来,一次次调解经历,都让矛调中心调委会主任戚长海印象深刻:“开张”没多久,某装修公司法人代表老张和十多名农民工就走进了区矛调中心。原来,老张的装修公司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时支付15名装修工人的工资,几套签了装修合同的新房耽误了进度,装修工人和业主均找到老张要说法。
经过调解员两天的不懈努力,各方终于达成协议,并通过司法确认“绿色通道”,给人民调解协议上了一道“保险”。
据统计,调委会已解决的133件“麻烦事”,包括相邻纠纷、家庭婚姻纠纷、损害赔偿纠纷、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纠纷、房屋租赁纠纷、借贷、债权债务等不同类型。其中,劳动争议纠纷、合同纠纷、家庭婚姻纠纷的数量位列前三,分别为54件、25件、19件,占比达到40.6%、18.79%、14.28%。
为最大限度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调委会选优配置5名专职调解员,并公开选聘100名律师兼职调解员为补充,为纠纷化解提供强大的专业法律支撑。
区司法局还为“疑难杂症”配备了人民调解专家库,首批成员共41名,由资深心理咨询师和优秀律师组成,专业领域涵盖了心理咨询、行政争议、婚姻家事、物业纠纷、劳动争议、侵权纠纷、合同纠纷等7大类型。专家库将为全区纠纷调处提供专业法律支持,对重大疑难纠纷和前期调解不成的纠纷,采取“抢单”认领方式,提供包案化解服务,筑牢纠纷化解“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