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1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边挑绣 向党献礼

  ■记者 童志辉 通讯员 沈兴法

  本报讯   历时100天,挑绣100万针,“红领巾心向党——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萧山花边挑绣工程,昨日在所前举行完工合成仪式。

  参加挑绣工程的,曾经是原南阳公社横蓬小学五中队20名少先队员,如今已年过五旬。38年前,他们在辅导员王华炎老师的指导下,创建了红领巾路灯精神,并用家乡的花边传统工艺,挑绣了一面“我们热爱和平”的锦旗,献给党中央,收到了党中央的回信,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早在牛年春节来临前夕,大家就聚在一起进行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用小时候掌握的传统花边工艺绣一幅作品,表达内心真挚情感,向建党百年献礼。

  从2020年12月中旬至2021年2月底,他们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进行挑绣试练,3月初才开始正式挑绣。为了高质量完成作品,他们不仅邀请专业人员对字体、排版等进行设计,还得到了萧山花边非遗传承人戴水珍老师的技术指导。

  此次挑绣的“红领巾心向党——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个字,采用萧山花边传统万娄丝实针工艺挑绣。“红领巾心向党”,每个字高50厘米、宽40厘米,“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每字高45厘米、宽35厘米。区花边协会的专家说,萧山花边历史上还沒有比这更大的手工挑绣工程。

  “当初创建红领巾路灯精神时,我们都还小,只想做些对的事。”红领巾路灯小队队长於国伟说。这朴素的理念,或许就是红领巾路灯精神的本质。在前辈的身体力行下,红领巾路灯精神得到了传承,并在新时代不断深化。

  据悉,该作品将赠送并珍藏于即将开馆的王华炎纪念馆。位于所前镇山里王村的王华炎纪念馆,以全国优秀园丁、省优秀辅导员王华炎老师的优秀事迹为原型,围绕“把一切献给红领巾”这一核心主题,充分挖掘新时代红领巾路灯精神,致力于打造青少年校外党团队一体化红色教育阵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镇街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文化
   第07版:教育
   第08版:小记者
深化对接合作 携手共赢发展
紧盯重点领域 坚持查根治本 守牢安全生产底线红线
这几件珍贵文物见证了峥嵘岁月
花边挑绣 向党献礼
我区庆祝建党百年歌咏汇举行
精心布展
原巡特警大队公共停车场试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