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30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效出行 打造高品质有温度的“多元公交”

扫一扫二维码 查看更多内容

  ■记者 黄婷 通讯员 王海彦 孙磊

  本报讯  “现在公交车都可以进社区了,招招手就可以停下来坐车,真的非常方便。”住在盈一佳苑的陈阿姨每天早上会坐531M路公交车前往附近农贸市场买菜。

  日前,钱江世纪城首批3条接驳线531M、791M、792M路陆续开通,迎来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本次新增的三条线优化地铁接驳线路、定制线路是2021年萧山区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今年我区计划新辟、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5条,更新公交车50辆;新建公共自行车服务点14个,新增、更新普通公共自行车3500辆,新增亲子公共自行车500辆。截至目前,已开通了义桥接驳滨江的7701路,788路世纪城环线,安昌接驳姑娘桥车站的专线等6条,并调整了9条线路,填补了公交线网的空白;公交车新能源车更新、公共自行车等项目正在积极开展,争取年底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据区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城市一体化进程加快,钱江世纪城、奥体博览城与钱江新城已融为一体,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逐渐增加。上半年,以打造高品质、有温度的“多元公交”服务为目标,主要围绕地铁站接驳、钱江世纪城配套等重点开展工作。接下来,随着博奥隧道开通,将陆续开通533、537路两条主轴线连接杭州钱江新城、奥体博览城,逐步实现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奥体博览城无缝衔接。

  如钱江世纪城新开的三条线路优化了地铁与公交接驳的站位,在盈丰路B、C口,飞虹路A、D口等地新增了3对公交站点,缩短了步行距离,对公交线网进行重构性优化,凸显“地铁坐到站,公交送回家”的服务理念,实现公交、地铁相互补充、高效融合。

  此外,在推进线路优化新辟过程中,区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广泛征求市民意见进行补充。区公交公司不断创新运营模式,通过公交线路进园区、进小区等运行模式,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出行。将起点设置在住宅区内,居民能够不出小区就坐上公交车,深受老年群体欢迎,也提升了地铁接驳效率。

  同时,区公交公司还率先推出“招手即停”的运营模式,提升了运行效率,更提升了“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品质。

  “为了有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设,我们及时制定推进落实细化方案,紧盯时间节点和工作目标,落实定期汇报、专项督查等推进制度。”区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步,区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中心将联合萧山公交公司,精准把握乘客需求,充分发挥公交灵活性强、可塑性高的特点,与地铁线网有机衔接、错位发展,稳步推进我区公交线路优化工作,切实把民生工程落到实处,更好地服务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奥运
   第06版:财经周刊
   第07版:家居 汽车
   第08版:专题
高效出行 打造高品质有温度的“多元公交”
区领导慰问台风“烟花”抢险救灾突出贡献单位
中小学阅读素养研究工作推进会在萧举行
上半年萧山GDP增长13.5%
我区开展城乡危旧房使用安全排查鉴定工作
小小治水员
萧山7家企业入围杭州市服务贸易示范名单
薪火相传守初心 大干实事开新局
餐饮安全检查直播 带市民“一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