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遭遇强力挑战 小将孙颖莎接招胜出
29日晚,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中,孙颖莎惜败队友陈梦。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决赛前,20岁的孙颖莎实力碾压东道主选手伊藤美诚,教练李隼赛后几乎泪目,称“关键时刻总有人能站出来”是国乒长盛不衰的秘诀。
“她的表现超乎我的想象,在奥运会这么大的压力下,发挥得非常完美。”这位第六次参加奥运会、带出过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三位“大满贯”的功勋教练说,“为何中国队长盛不衰?因为关键时刻总有人能站出来。”
在李隼看来,孙颖莎便是这次国乒遭遇强力挑战时挺身而出的那个人。此前,伊藤美诚搭档老将水谷隼逆转两局落后的不利形势,4:3击败中国组合许昕/刘诗雯,夺取奥运史上首块混双金牌。这也是日本乒球历史上的首块奥运会金牌。
混双翻篇,单打登台。日本男线八强赛前便全军覆没,女单老将石川佳纯又折戟四分之一决赛,东道主的期待再一次落于年仅20岁的伊藤美诚。而这位15岁时就参加了里约奥运会,还和福原爱、石川佳纯一起赢得女团铜牌的日本乒球新一代领军人物,抽签恰好落在二号种子孙颖莎所在半区。
“就像2000年悉尼奥运会,邓亚萍退役,王楠、李菊都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李隼将陈梦、孙颖莎与她们的两位前辈作比。
话题回到孙颖莎4:0击败伊藤的这场半决赛,李隼说:“这场比赛太关键了,不但对女队,更是对整个队伍……孙颖莎在这种场合能发挥如此淋漓尽致,我特别欣慰。”
不过他只给孙颖莎这场表现打90分以上,因为“第二局开局有点松”。赢下第一局后,孙颖莎似乎有点过于放松,被对手从5:0打到9:3,用她自己的话说,“伊藤都没怎么打,全是我自己失误”。
孙颖莎赢完这场球,李隼坦言国乒女队的信心又涨回去了,不光单打会师决赛,对后面的团体赛也有提振。他透露,从混双失利中走出来的刘诗雯28日恢复正常训练,看完队友的两场半决赛也是第一时间回到训练场,这大概是国乒女队多年常胜的秘诀。
实力夺冠后
遭外媒刁难提问
张雨霏的回答够硬气
29日,当杨浚瑄、汤慕涵、张雨霏和李冰洁联手的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组合,出人意料地打破夺标热门澳大利亚和美国的“金牌梦”后,个别外国媒体产生了“酸葡萄心理”,在发布会上提出刁难问题,连夺两金的张雨霏硬气回答让他们无言以对。
一般接力比赛的赛后发布会,各队只需要派出两位选手出席,但是中国队四位功臣全部出现在了发布会上,立刻被中外媒体的问题“淹没”了。
《今日美国》的记者在现场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很正常,请李冰洁回答“在最后一棒时是否担心会被莱德茨基追上逆转”;第二个问题“暗藏杀机”:“请四位中国选手回答,从2020年3月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以来,美国没有停止过兴奋剂检查,你们接受兴奋剂检查了吗?能具体说出你们接受过多少次检查吗?”
由于现场翻译的缘故,运动员在听到这个问题时不太明白。经过记者提示后,张雨霏迅速反应过来,硬气回答:“从去年3月到现在,中国一直在进行兴奋剂检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可以说在奥运会前有越来越多的检查。具体检查数字我真是记不清楚了。我记得网上有数据统计,中国运动员接受兴奋剂检查的次数是全世界最多的!”
在过去六届奥运会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比赛中,美国获得了5届冠军,唯一的例外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被澳大利亚抢得一金。澳大利亚则在2019年韩国光州游泳世锦赛时摘金并打破世界纪录。中国队上一次登上这个项目的奥运领奖台还是在2008年,当时获得亚军。
奇兵创奇迹
女子接力“水姑娘”组合
展示中国力量
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原被锁定为澳大利亚的囊中之物。四位名字中有水的中国“水姑娘”杨浚瑄、汤慕涵、张雨霏和李冰洁却迸发出强大能量,以7分40秒33的成绩夺得了这块“看似不可能”的金牌,改写由澳大利亚和美国队保持的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
过去六届奥运会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比赛,都是美国和澳大利亚分享胜利。按照正常实力分析,中国队可以冲击铜牌。然而,竞技体育的赛场不相信纸面数据,硬碰硬的实力对抗才是真章,中国游泳教练组彻夜研究出来的接力阵容,让中国力量得以全部释放。
比赛前夕,杨浚瑄、汤慕涵和李冰洁观看了张雨霏的200米蝶泳夺冠过程,激动得热血沸腾。下水后出任第一棒的杨浚瑄表现出色,50米过后帮助中国队取得领先。交棒时,她的200米时间定格在1分54秒37,甚至超过了澳大利亚选手蒂特马斯,而后者28日刚刚在200米自由泳比赛中摘得金牌。
出战第二棒的小将汤慕涵顶下了200米继续保持领先,在她交棒时,中国队的领先优势从0.14秒扩大到0.45秒。
“杨浚瑄第一棒游得那么好,我下水的时候就想‘不能拖后腿’,毕竟我的能力、经验都没有大家好,我一定要稳住,我也没想到,最后50米我真的冲上去了。”汤慕涵说。
刚刚以全新奥运纪录赢得200米蝶泳奥运冠军的张雨霏是整个团队中最后一个知道自己入选接力的人。“我今天早上做完了蝶泳比赛准备活动后,教练才通知我要上接力。”此前,她在5月的全国游泳冠军赛200米自由泳预赛上游出了不俗战绩。临危受命,但不辱使命。“下水就拼吧,展示出我们的中国力量来。”在她游完之后,中国队领先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亚队0.41秒。
担任最后一棒的李冰洁被队友们看作是“定海神针”,已经收获本届奥运会的400米自由泳铜牌。她确实稳得住,顶住了美国队最后一棒莱德茨基的反扑,游出了个人最好成绩。冠军!世界纪录!这是中国游泳首次赢得这个项目的奥运会冠军。
奥运赛场大学生
拿块金牌“过暑假”
东京奥运会赛场上,大批在校生成为中国队中流砥柱,硕士生、博士生闪耀赛场,智勇兼备、文武双全,都是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火爆出圈的首金得主杨倩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27日她和搭档杨皓然一起为中国队再添一金,俘获无数粉丝。杨倩的“校友兼队友”史梦瑶也即将在50米步枪三姿比赛中亮相。被网友戏称为“五道口体校”的清华大学有着深厚的体育传统。
杨倩表示自己在清华收获颇丰,在校学习开阔视野,和射击训练相互促进,从而对射击运动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从多个角度感受不同的东西。将来无论继续走专业射击道路,还是尝试其他领域,大学学习生活都会是最好的助力。”
与清华大学官方微博接连不断刷杨倩的消息一样,各高校也展开一场骄傲“大比武”。
北京师范大学集齐女子三大球主力:女篮邵婷、女排朱婷和女足王霜。邵婷2008年以普通考生身份考入北师大,边学习边打球,打着打着就被北京女篮相中,随后进入国家队,现在是在读博士。
女排队长朱婷从郑州大学本科毕业后,来到北师大读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对历史颇感兴趣的朱婷希望从这门学科中丰富自己。当下她手腕伤势和中国女排命运牵动无数球迷的心。
女足核心王霜是北师大体育与运动学院硕士研究生。本届奥运会上,女足姑娘遭遇挫折,以惨败结束东京之旅。女篮首战力挫弱旅波多黎各,女排在“死亡之组”两连败,捍卫荣耀,姑娘们得加把劲儿了。
上海交通大学有多名在校生相继亮相,包括女子400米自由泳铜牌得主李冰洁、三人男篮胡金秋、体操名将范忆琳、女子赛艇四人双桨比赛中以绝对优势夺冠的陈云霞、张灵等。
捷报频传的还有西南大学。中国代表团男旗手赵帅是该校在读博士生。里约奥运会上为中国男子跆拳道实现金牌零的突破的赵帅,在东京赛场上抱憾摘铜。举重赛场上,谌利军上演惊天逆袭,廖秋云六次试举全部成功,两位西南大学“力量担当”分别夺得一金一银。跳水运动员施廷懋也来自西南大学,获得女子双人三米板金牌。
东京奥运赛场出镜率最高的当然还是“冠军摇篮”——北京体育大学。北体大共有48名学生出征东京,参加22个项目比赛,包括“亚洲飞人”苏炳添,铅球世界冠军巩立姣,里约奥运会金牌得主、竞走运动员刘虹,女子重剑个人决赛中夺冠的孙一文,乒乓球国手刘诗雯,男子双人十米台银牌获得者曹缘等。
高校在读的运动员还有宁波大学体育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里约奥运会举重冠军石智勇,浙江大学教育学院2020级博士生、短跑名将谢震业,苏州大学体育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羽毛球选手何冰娇,湘潭大学2019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羽毛球选手贾一凡等等。
体育重在完善健全人格,奥林匹克运动本质上是教育的一部分,体教融合是大势所趋。今后奥运赛场的学生运动员会越来越多,也许就在“我们学校”“我们系”,甚至“我们班”。压力是不是好大啊,不好好锻炼身体还能愉快地做同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