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6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湾率先实现村级乡贤组织全覆盖

  ■记者  魏乐钇  通讯员  王啸虎

  本报讯  汇聚乡贤智慧,助推乡村振兴。近日,随着先锋村、红界村乡风文明促进会相继成立,党湾镇18个村社都成立了乡贤组织,“乡风文明促进会”已在党湾遍地开花,成为全区首个实现村级乡贤组织全覆盖的镇街。

  一直以来,党湾镇十分重视乡贤工作,充分挖掘乡贤资源,不断强化乡贤组织建设、增进乡贤感情、激发乡贤力量,着力做好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文章,有力促进了乡贤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搭建平台聚乡贤

  党湾的乡贤历史可以追溯到30多年前,著名港商、乡贤魏天钦出资100万港元建造了党湾传关医院。时至今日,党湾涌现出一大批贤达人士,他们积极投身到家乡特色小城镇建设当中。

  2017年5月,杭州市第一个村级乡贤组织——新前村乡风文明促进会率先成立,此后,梅东、永乐、镇中等村乡贤组织纷纷成立。

  为规范运行,2018年6月出台《关于深化村级乡风文明促进会建设的若干意见》,包括组织建设、财物募集使用、活动方式等方面15条具体意见,推动乡贤组织常态运作和乡贤作用的长效发挥,并做到组织制度规范化、乡贤队伍壮大持续化、班子力量充实常态化、乡贤交流平台多样化、村级乡贤组织正常化。

  为更好汇聚乡贤资源,激发乡贤活力,党湾镇按照“应摸尽摸”原则,动态掌握本地、在外、新来等乡贤人士,摸清乡贤人数、从事行业、所在单位、职务职称等基本情况,确保新乡贤信息及时、准确、完备,吸纳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并热心党湾发展的乡贤人士加入村社乡贤组织。

  情系乡村助发展

  以乡音开路,用乡愁牵线,带乡情回家,乡贤文化已在党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依托乡贤助力,党湾全面实施“乡贤+”乡村振兴系列工程,引导乡贤在参与家乡建设中发挥作用。围绕产业兴旺,吸引乡贤以项目回迁、资金回流、智力回乡等方式反哺家乡,至今乡贤回乡投资累计达6亿多元。乡贤们反哺桑梓,积极开展公共事业建设、敬老孝亲、捐资助学、扶贫助困等公益活动,2017年至今,乡贤公益捐款达3000多万元,实施了新前村文化礼堂项目、新梅村帮困救助基金、永乐村天然气入户工程、镇中村样板路工程等系列工程,有力推动了家乡美丽乡村建设。

  “党湾乡贤队伍能够兼容外来人才的经验智慧、本土人才的乡野熟络及外出人才的乡愁情怀,是乡村振兴不容忽视的人才力量。”党湾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党湾十分重视发挥乡贤的积极作用,着力打造乡贤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助推党湾新崛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镇街
   第04版:专题
   第06版:综合
   第07版:财经周刊
   第08版:奥运
党湾率先实现村级乡贤组织全覆盖
盈丰综合整治多高层建筑安全隐患
衙前新冠疫苗接种人数46858人
先消毒再出发
浦阳开展“诵读红色经典 关爱强国少年”活动
新丰村:“清廉”走近群众生活
商城社区开展暑期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