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1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山城乡居民攒“绿水币”渐成时尚

昔日“河长治水” 今日“全民护水”

  ■首席记者 何可人 通讯员 高洁

  本报讯  输入“美丽官河岸边”一句话、上传随手拍的官河美图,点击发布后,陈阿姨顺利通过“全民护水”平台(微信小程序)领到了“绿水币”积分。

  陈阿姨家住衙前镇创业新村社区,平时喜欢到官河边锻炼身体,同时开展巡河,发现问题及时通过“全民护水”平台爆料,还能和大家分享官河美图。“家门口的河道越来越美,我也希望为护水尽一份力。”陈阿姨笑着说,“参与护水还能赚‘绿水币’,我现在有300多个‘绿水币’了,再多积一些,下次还能兑换礼品呢!”

  攒“绿水币”成为新风尚

  近年来,我区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全区共配备三级河(湖)长700余名,对河湖开展日常巡查监管。不过,真正要做好治水工作,还需要全民参与。公众护水“绿水币”制度,正是我区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升级版。

  今年1月,我区作为全市公众护水“绿水币”试点区县,开始全面推行公众护水“绿水币”制度,旨在实现从“河长治水”变为“全民护水”。无论是民间河长、护水志愿者,还是普通热心群众,在登录“全民护水”平台后,可以通过问题上报、巡河护水、建议点评、经验分享、河湖治理成效展现、发布治水思路与治理技术等方式,获得相应“绿水币”积分。“绿水币”积分累计到一定数量,还可以在积分商城兑换礼品。

  “这样既提高了市民参与治水护水的积极性,又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并支持河(湖)长制工作。”区治水办有关负责人说。越来越多像陈阿姨这样的普通市民,加入到治水护水的行列,攒“绿水币”成为了新时尚。截至7月底,我区公众护水“绿水币”总注册人数达到69680人,问题爆料7084个。在这些注册人员中,有1610人申请当民间河长,还有422人申请加入护水志愿者队伍。

  借助平台开展公益活动

  今年端午节前夕,衙前镇“五水共治”办河道督查员肖玉坤通过“全民护水”平台,发起了“共饮一江水,共建美镇圈——百年农运西小江两岸龙舟赛”的护水公益活动。很快,10个参与名额一抢而空。

  今年4月以来,所前镇依托“全民护水”平台,创新推出村社、青年党员和“小河长”定期巡河活动,积极组织各村社参与河道保洁和巡查,通过发起清地笼、捞垃圾、查偷排等活动,全镇共计参与人数超1500人次,实现了治水全民化、常态化。

  随着公众护水“绿水币”制度的不断深入,推动了我区治水从政府主治向全民共治的新局面拓展。截至7月底,我区各镇街已通过“全民护水”平台开展各类“绿水币”主题活动81场,掀起了全民治水护水一个又一个高潮。

  区治水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推行公众护水“绿水币”制度,是一个不断推进、环环相扣的过程,作为水系河网大区、流动人口大区,我区正通过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在商场、小区电梯广告、村(社区)电子屏等上千个点位,创新推广方式,并通过贯穿全年度的“水韵萧然迎亚运”系列活动,不断拓宽“绿水币”普及渠道,力争实现“绿水币”立体式、多角度覆盖,全力助推全民护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昔日“河长治水” 今日“全民护水”
区政协“请你来协商”专题恳谈会聚焦“四平台”建设~~~
~~~
总投资899.31亿元~~~
~~~
~~~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天下
   第03版:湘湖周末
   第04版:文化 悦读
萧山城乡居民攒“绿水币”渐成时尚
加大数字赋能力度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聚焦亚运总牵引 实现商务新蜕变
我区2021年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发布
“线上+线下” 打通办事全流程
红色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