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3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紧接第1版)实现全区23个镇街(场)文化管家全覆盖,助力镇、村开展大型活动策划300余场,组建文化团队近400支,开展培训1240课次,服务群众31.6万人次。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设施,基本建成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十三五”期间,我区成功举办“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萧山国际旅游节、乡村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特色活动;每年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达1200场次以上,年均送图书下乡50000册,电影下乡6816场,演出、展览和讲座等400余场,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文遗保护利用工作突出。“十三五”期间,全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文物保护点143处;区政府投入6000余万元,对66个文物点进行了修缮保护和开放利用;开展考古发掘项目15个、考古勘探近100个、出土文物3000余件;共有国家级非遗3项、省级11项、市级16项、区级88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9人,各类非遗保护基地44个,我区还成功入围17个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名单。

  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世界旅游联盟总部等纷纷落户萧山,湘湖三期等相继开放;进化欢潭等一批具备文化特色的项目相继落成……“十三五”期间,我区旅游接待人数达11327.79万人次,比“十二五”期间增长38.4% ,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1495.67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56.4%。

  文化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十三五”期间,我区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以音乐、艺术品、动漫游戏、影视传媒等特色行业为主的多元发展格局。今年上半年,萧山文化产业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46.8%;实现增加值15.5亿元,同比增长44.8%,进一步扩大萧山文化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镇街
   第04版:综合
   第05版:民生
   第06版:专题
   第08版:财经周刊
   第09版:家居 汽车
   第10版:小记者
   第11版:生活
   第12版:奥运
最可爱的人回家 我区推出“一站式”报到服务
无偿捐赠弘扬红色文化
我区4名教师获评省教坛新秀
杭甬科协交流会在萧召开
媒体村通电 亚运村将迎来“全亮时刻”
保障新生入学 市民卡日均办卡量超600件
南阳:创新十项日常制度 加强学习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