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部
岁月飞逝,阳光美好。
在全区上下贯彻区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之际,我们迎来了辞旧迎新时刻。在此,我们真诚向您问好,感谢您对《萧山日报》的关注支持。
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回首过去、品味当下,在这个充满新挑战的年代,面对移动互联、社交媒体,《萧山日报》在变局中应变、在应变中求新、在求新中图强,一如这座“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城市,始终不断跃升、持续加速成长。
何谓“跃升”?过去一年,“内容为王”理念全面落地,建党百年、数字改革、疫情防控等主题报道精彩亮相,萧报品牌持续擦亮,省市评比屡获殊荣;“党员订党报”稳步推进,全区基本实现“党员人手一份《萧山日报》”。
何谓“成长”?过去一年,融媒改革成效突出,可视化工程渐成气候。当前的《萧山日报》已构建起7+3+X融媒体矩阵,“一报一网一端两微一抖一视”以领跑姿态进军主阵地。萧山日报社承载的不再是一张报纸,而是一种全方位的融媒传播体系。
跃升与成长背后,是《萧山日报》不变的“追求”:对扎根服务本土的追求,对报道权威品质的追求,对自我革新突破的追求。这种追求,为《萧山日报》夯实主流党媒地位奠定基础,也为《萧山日报》未来接续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我们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读者永远需要优质的内容;我们相信,无论介质如何进化,报纸、新媒都是内容抵达读者的载体;我们更相信,无论城市如何演化,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百万萧山人是萧山日报社最重要的使命。
让“相信”变成“看见”。所以,站在2022年的新起点,我们精心策划了这次改版,这是我们对内容生产的探索思考、对融媒建设的深度实践、对服务全区的再次动员。
此次改版,我们将紧扣“精品化”,进一步强化时政、民生、公益等板块,开设更多精致栏目、打造更多权威内容;我们将聚焦“主题化”,加码亚运兴城专题、提高经济新闻比重、打响“萧暖暖”等正能量品牌;我们将加强“专业化”,做强“深读”版、做优“调查”版、做大“湘论”版,努力为读者带来更多深刻思想;我们将突出“融媒化”,深化移动优先战略,提升内容可视工程,以传播机制创新更好助推“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建设。
因为本土,所以亲近。元旦之日、改版之际,《萧山日报》祝您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