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贯彻落实区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关键在于实干,在于怎么干、干什么。为此,本报特推出系列报道,邀请重点平台、重点部门、重点镇街、重点企业等一把手围绕主题谈思路、讲重点、谋发展,共同为萧山发展再注新动能。
聚力大发展 奔竞开新程
——区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许昌
开发区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系统观念和改革突破先行,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面驶入创新驱动轨道,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主动对标国内一流开发区,以“尽快跻身国家级第一方阵”为总目标,以“项目攻坚”和“科技创新”为两翼,依托“一体两翼”的战略格局加速腾飞,突出实干为基、人才为要、生态为先三个导向,持续打好高质量产业、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环境、高素质队伍四场攻坚战,全力打造一个定位更高、路径更清、体制更顺、活力更足、协同更强的产城人文融合新高地。
更新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坚持项目高标准推进,始终把“双招双引”放在首位,认真谋划做好“亚运招商”这篇文章,梳理完善招商引资产业政策,主动出击、加强跟踪。坚持资源高效能利用,要用足用好存量空间,及时梳理开发区地块使用现状清单,让存量空间“活起来”。优化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总体产业定位和各分区块产业发展导向,加快优势产业集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围绕产城人文融合要求,补齐补好各区块开发建设短板,尽快提升城市功能,提高生活品质,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土壤。
落实兵团作战,务实有为。坚持“干”字当头,围绕“兵团化作战、专班化运作”要求,按照“统分结合、点面兼顾”思路,聚焦市北、桥南、科技城、绿色智造产业新城、三江创智新城五大重要产业的基本单元,合力各个属地镇街,领导班子带队包干,建立专班全力攻坚,确保一线指挥、一线办公、一线解决问题。
奋力打造“浙江之门、杭州之窗”
——杭州空港经济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郭荣
空港召开专题会议,第一时间学习贯彻区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动员空港上下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决策部署上来,迅速掀起学习热潮,激发干事动力。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为总牵引,空港认真落实好“十四五”规划和区委、区政府各个阶段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标先进、主动有为,发挥“四区一枢纽”功能叠加优势,建设我省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中心、临空产业的创新高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奋力打造“浙江之门、杭州之窗”。
深化改革、完善顶层设计,扩大空港的战略影响力和功能吸引力。进一步挖掘空港作为我省长三角一体化、“湾区建设”和杭州拥江发展等重大战略节点的优势,扩大在城市群功能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做深做透“区港一体化”文章,持续放大空港“四区一枢纽”功能叠加效应,寻求机场从原来单一的交通口岸功能向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量经济转变,加速创新创业要素的集聚。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构开发建设的底层逻辑。立足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是价值交换的基础,积极推动由“以我为主”加速向“为我所用”转变,进一步解放思想,寻求多元开发主体携发展要素参与空港的开发建设,最大限度满足空港窗口期发展的节奏要求。
找准跑道、保持定力,打造临空特色产业板块集群。聚焦生物医药、跨境电商和智慧物流、临空高端服务、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打造亮点、彰显特色。重视内源性增长,进一步“强链补链”、优化产业生态,推动存量土地有机更新和低效土地利用改造,为发展腾出空间。注重外延性扩张,加快综保区和自贸区建设方面的制度创新,努力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数字贸易规制制定和模式创新的新高地。
以三个“关键”全力打造四个“地”
——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闻堰街道党工委书记 张文波
区第十六次党代会结束后,湘湖迅速掀起贯彻热潮,从中汲取宝贵智慧经验,进而激发干事创业强大动力。我们将紧扣“萧滨一体化发展前沿阵地、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主要承载地、传承与弘扬萧山文化和萧山精神延续地、会展旅游生态展示地”的“四地”发展新定位,以三个“关键”努力展现湘湖新作为、不断创造湘湖新业绩。
抢抓“萧滨一体化”这一关键机遇。高水平推进未来产业社区、生科创新中心、湘湖金融镇等产业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构建“1+2+N”的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以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为创新支撑,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生命健康多元发展的产业生态。扛起“萧滨一体化”的头雁担当,做精做深湘湖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加快未来产业社区核心启动区建设,深化城市设计,盘活空间要素,做好战略承接,导入优质项目,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打造产城融合示范性节点。
用好“EOD试点”这一关键项目。全力推进湘湖EOD试点项目,不断完善项目包装、优化实施方案,实质性推动一期四个类别共51个子项目的建设,撬动湘湖生态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的加速转化。围绕EOD项目实施开展,切实加快湘旅集团市场化转型,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增强多元融资能力,实现组织模式与业务推进的最优适配。
借势“亚运兴城”这一关键大事。以“亚运标准”高规格提升全域环境,实施湘湖景区综合景观提升工程,深化“景区大脑”及智慧化建设;深化闻堰全域环境风貌整治提升方案,重点美化时代大道、万达路等与滨江联通的主要道路;加快世界旅游博览馆、省油画院等重量级文化地标建设,持续提升湘湖优质文化艺术能级;着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城市配套的功能短板,以更精美、更品质的面貌迎接亚运会。
实现产城人文深度融合新突破
推动临浦高质量赶超跨越发展
——区委常委、临浦镇党委书记 陈龙宁
深入学习贯彻区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我们将以“四大优势、四对关系、四个突破”为指引,坚持“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一流小城市”总目标,继续坚持“东整、南拓、西接、北融、中优”五维空间战略格局,持续深化“六高六共”行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动临浦高质量赶超跨越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在产城人文深度融合方面实现新突破。
我们将做强产业基础,大抓平台、产业、项目和创新,坚定不移推进临浦工业园区连片改造提升,持续盘活千亩工业土地资源,建设科创产业核心区,规划建设产教融合园区。聚焦精密智造、数字经济、医疗健康三大产业方向,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全力招大引强,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搭建企业家与科学家对接通道,持续推进创新载体建设。
做优城乡载体,办好一个盛会,建好一座新城,美好一片乡村。有序推进老城有机更新,加快推进浦南未来社区等新城建设项目,持续打响“萧山未来大地”品牌,打造农文旅融合为特色的未来乡村样板。
做好民生保障根本,重点打造美好生活样板、绿色发展样板、基层治理样板。实施“城乡共富计划”,推进“宜居、优教、良医、善养、暖心”民生行动,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创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更有效的全域治理。
做活文化灵魂,推进城市形象、文旅项目、文体活动品牌化。深度挖掘临浦文化底蕴,塑造“千年古镇、区域重镇、亚运小镇”的鲜明城市形象。加快“七个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承接规模赛事,整合提升传统文化活动,引进有影响力的新型文创活动,为老百姓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高水平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
大都市新封面
——钱江世纪城党工委书记 秦剑云
过去五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钱江世纪城党工委、管委会创新破难、务实重干,有力推动了城市能级、产业层次、环境品质、城市竞争力和文明程度实现质的提升,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从昨日垦区到今日新城,钱江世纪城正大步迈向明日中心。
回眸看发展,我们心潮澎湃;奋进新征程,我们豪情满怀。未来五年,钱江世纪城将认真贯彻落实区第十六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历史机遇策源之地、省市战略赋能之地、各级各界聚焦之地、先行先发承载之地”新优势,以国际大都市核心区标准建设世纪城,打造杭州城市新中心、钱塘江金融城、大都市新封面。具体有5项重点举措:一是统筹谋划,坚持亚运赛时需求与赛后利用相结合,高水平完成亚运筹办各项工作,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最大限度放大后亚运效应,打赢亚运“大会战”;二是创新驱动,精准实施补链优链强链工程,做大做强高能级协同创新平台,集聚一批金字塔结构人才,做强平台“主引擎”;三是全域更新,做好重点区块城市设计,加快推进钱塘湾未来总部基地、杭州SKP等一批重大战略型、引领型项目,拓展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场景,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高能级”;四是完善配套,加快推进优质公办学校建设,确保浙大妇院钱江院区如期建成投用,完成图书旗舰店等一批人文设施建设,增强市民“幸福感”;五是攻坚破难,加快产业空间整合,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完善“以城带街”发展模式,当好改革“试验田”。
亚运兴镇 融港兴城
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镇域样板
——瓜沥镇党委书记 李国平
区第十六次党代会为萧山新一轮的发展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瓜沥作为全区第一大镇,头顶着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全国文明镇等7块国字号招牌,是全省小城市建设、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等一系列先行试点,具有打造瓜沥示范、瓜沥样板的基础,理应在新一轮建设发展中,发挥大镇的担当和作为,输出更多可复制的经验和制度化成果。
今后五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主动借力萧山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的时代篇章,在“十四五”规划的指导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能级大提升为总方向,以数字化改革为突破口,以“亚运兴镇”“融港兴城”为总抓手,按照“萧山新制造业中心第一镇、数字化改革和共同富裕未来单元建设的先行者、国内一流临空新城、杭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桥头堡和省内一流小城市标杆”的自我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入全省、全市、全区第一方阵。
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要以“萧山有铁军,排头在瓜沥”的精气神,进一步提升全镇党员干部的引领意识、首位意识、融合意识、创新意识、紧迫意识,形成实干、快干、敢干、乐干、齐干的工作氛围,以更高的站位和要求,围绕瓜沥特质,瞄准创新驱动、聚焦均衡融合、突出环境治理、锚定民生提质、坚持数字赋能,定方案、定团队、定机制、定考核,充分发挥优势、快速补足短板,在传统产业转型提质、小城市建设、共同富裕未来单元建设、新时代社会治理、铁军队伍建设等领域打造“五大样板”,凝心聚力开创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镇域样板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