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07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一名“嚼字咬文”小记者

小记者线上新闻学院“听·少年”云课堂第一期开讲
王胜平老师向小记者传授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等知识
2021年度萧山日报小记者团“首席小记者”代表合影
小记者与王老师互动
王胜平老师

  当一名小记者的经历对青少年未来成长发展是非常有益的。成为一名小记者后,要在各类日常活动中锻炼和提升观察力、思维力、动手力和团队协作力,要在写作实践中提升语言和文字能力,更要在学校课堂上扎扎实实地学好语文基本功。

  1月1日上午,小记者线上新闻学院“听·少年”云课堂正式开讲。首期云课堂特别邀请到了浙江省暨杭州市新闻行业优秀社会监督员,首届新闻“啄木鸟”奖获得者、《萧山日报》评报员、社会评论员、《少年学报》审读员王胜平老师,主题为“新闻媒介”素养。“新闻媒介”对于很多新“入门”小记者来说一定很深奥,王老师从语言文字最基础的知识讲起,引领云课堂上的孩子们在文字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随后带出《咬文嚼字》主题课程,传授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和常用文写作要领等知识,理解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王老师还根据小记者年龄普遍偏小的特点,列举了许多具体的事例,深入浅出地介绍新闻报道的概念、要素等,引导小记者们学会观察身边的大事小事,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要多动笔、勤练笔,善于做身边事的观察员和记录员。

  作为小记者线上新闻学院首期云课堂,王老师讲课结束后,萧报主播冯奕莎老师给小记者们带去了《从今天开始,成为一个守规矩的人》一课,引导孩子们更好地开启2022年小记者之旅。

  活动当天,获得2021年度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小记者工委“百佳小记者”、2021年度萧山日报小记者团“首席小记者”“十佳小记者”荣誉的30余名小记者代表参加颁奖典礼,并有幸成为小记者线上新闻学院的第一批现场听众。

  小记者线上新闻学院是2021年“听·少年”萧山区关爱青少年成长讲堂基础上成立的。今后,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专家、大咖还将陆续走进线上新闻学院直播课堂,通过网络与小记者们“云相见”。

  小记者 郭瑾彧 信息港小学502班

  2022年1月1日,新年伊始,我们小记者团在萧报学堂,举行2021年度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小记者工委“百佳小记者”、2021年度萧山日报小记者团“首席小记者”“十佳小记者”颁奖仪式。

  颁奖活动结束后,我们聆听了由王胜平老师主讲的《嚼字咬文》主题课程,这也是萧报小记者们在2022年的第一次活动。王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讲述了新闻报道写作的方法和要点,新闻报道要以真实、新快、简练为重点。王老师也为我们讲解了新闻报道要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同时举例从课本到报纸、电视新闻到网络新闻等存在问题的案例,以此来说明新闻审核环节的重要性。

  这次,王老师所讲的知识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受益匪浅。我作为小记者,以后投稿时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小记者 冉枝玲 南阳小学603班

  王老师用生动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应该如何写好新闻的方法,以及平时生活中的一些语言用字的问题,还举了很多的例子。新闻及时性和真实性才是新闻的生命,我们如果要写新闻,一定要注重新闻的内容,而且要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这样写出来的新闻才能引人注目,内容充实。通过王老师的讲解,我们增加了许多新的知识,也让我们更加了解该如何写好新闻报道。

  在王老师的讲座结束之前,我们还进行了互动。有的小记者问王老师该如何纠正普通话发音不标准的问题,王老师建议我们平时多读课文,多练普通话,只有通过不断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通过这次讲座,我们对如何写好新闻报道又有了新的认识,真是受益匪浅!

  小记者 崔智莹 高桥金帆实验学校503班

  王老师的讲座幽默又深奥,我们都听得很入迷。王老师给我们讲了准确、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意义,还有写新闻报道的要领。我知道了新闻报道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要坚守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写作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作风,还要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和不断创新的霸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老师说:“创新,就是要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异的境界。”

  最后我还很幸运地跟王老师面对面进行了一次对话。我拿起笔和本子,沉住气,很有礼貌地问:“王老师您好,我是小记者崔智莹。我希望能请教您一个问题可以吗?” 王老师笑了笑,说:“当然可以呀。”“我是一名朝鲜族小姑娘,当我在演讲或朗读的时候,妈妈总是说我有些字发音不太准确,可我自己听不出来,您认为这种情况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吗?”“你可以在演讲的过程当中把它录下来,再听回放,可能就会发现口误,以后不断地改进就可以了……”王老师说。

  采访结束了,王老师帮我解决了一直困惑的问题,我非常感谢王老师的教导,准备照着王老师的方法去试一试。 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任重而道远,非下一番苦功不可。作为一名小记者,我们的使命光荣而神圣!

  小记者 韩奕沣 银河实验小学503班

  1月1日,我参加了小记者线上新闻学院“听·少年”云课堂第一课,当主持人介绍完王老师的身份后,王老师便和我们亲切地打招呼,随后我看到在大屏幕上的幻灯片——“嚼字咬文”小记者,这张幻灯片马上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十分奇怪:为什么是嚼字咬文呢?成语不是咬文嚼字吗?难道王老师写错了?我正琢磨着要不要举手提出这个疑问,转念一想,这其中应该有“门道”,我再仔细听一听。

  幸好,王老师马上就解释了:“为什么是嚼字咬文,而不是咬文嚼字?那就要说到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了。”果然,王老师是埋下伏笔的,我看了看周围的小记者,正伸长了脖子等着王老师解答呢,原来大家心中也有和我一样的困惑。我心中对王老师又多了一份敬佩,这样的讲座,真吸引人呀!

  不一会儿,新的疑问又冒了出来:学习语文和嚼字咬文有什么联系呢?王老师接着答疑解惑:“你们想一想,我们一开始学习语文的时候是先学习文章还是先认识字呢?”我们异口同声地喊:“当然是先认识字了!”原来如此,王老师的一番话,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

  随后王老师讲了小记者准确规范使用文字的重要性,以及常用文的写作要领等内容,我的大脑飞速运转,我的水笔飞快记录,生怕漏了一点点内容。

  听完王老师的这堂课,我感受到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同时我也意识到学习生活中许多不规范的汉字用法,这在小记者的写作中是不可取的。我进而想到,学习任何知识,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从字开始打好坚实的基础,一步一步学好词、句、段,最后才能呈现一篇优质的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小记者线上新闻学院“听·少年”云课堂第一期开讲
~~~
~~~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财经周刊
   第06版:生活
   第07版:广告
   第08版:小记者
当一名“嚼字咬文”小记者
神奇的魔术
开笔礼 迈好人生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