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们像一盏灯,能照亮夜行路的寂静;有人说,他们是坚守的卫士,能指引安全回家的方向;也有人说,他们是可信赖的身影,是危险的时候最需要的力量,哪怕只有一束光,也要照亮这座城。
每一个加入警察队伍的人,都有一个“英雄梦”,然而,当穿上这身警服才渐渐明白,所谓英雄,并不一定要出现在每个高光时刻,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的每一个人,都是英雄!
今天,是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这是属于他们的特殊日子,也是党和人民对人民警察不懈奋斗的高度肯定。选择了这行,就是庄稼迷恋土壤;干上了这行,就成为炽热的太阳。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是他们的责任担当;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是他们新时代的梦想。他们扎根基层,用负重前行换来岁月静好,用热血赤胆唱响了“此生无悔披战甲”的忠诚无悔,用点滴行动书写着“闪光”的警察故事。
■记者 蒋超 通讯员 萧公宣
叶文婷:以笔为媒,讲述“平安亚运”好故事
摄影、采写样样精通,组织、策划冲得出来,她用“时光胶囊”保存下了警营里感人的点点滴滴,也将多元化的亚运安保动态通过电视报纸、新媒体等不同平台发布,展现了萧山公安的铁军形象。她是亚运安保专班成员叶文婷,也是一位深耕宣传战线多年的“叶老师”。
积极主动、大胆创新、敢作敢为,在亚运安保工作中,这是她践行“三能”重要指示的关键词。智慧安保“解码”平安亚运、亚运安保尖端教学团队亮相、护城河检查站把好萧山门户……随着亚运会临近,我区正全面推进亚运安保专业能力建设,寻求现代警务模式“更优解”。为了展现出萧山公安为“平安亚运”保驾护航的决心和信心,叶文婷在组织策划亚运会倒计时2周年、500天、1周年、300天等重要节点活动时,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执行力强,组织策划的活动形式新颖、主题突出,这些重要节点活动激励了全区民辅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高昂的战斗激情,奋战在亚运安保筹备的最前沿。
全天候待命,手机不离身,熬夜写稿子,这些“常态”她已习惯。她不拿枪,却一样要“瞄准”、要“击发”,相机和笔杆就是她的“武器”;她不作战,却一样要冲锋,一手鲜活的素材会让她如获至宝。除了对接媒体,她还在局域网上设计制作了亚运安保专栏,用于汇集各类亚运安保动态。
“我热爱宣传工作,用镜头记录瞬间,用故事承载精神,用笔杆书写传承,这是我的使命。”对于叶文婷来说,能参与到亚运盛会的前期筹备工作中,是一件荣幸的事,她也定会努力完成任务,讲好“平安亚运”好故事。
黄少华:救危扶困,“特警尖兵”也有铁汉柔情
身穿黑色作战服,脚踩黑色作战靴,再配上晒黑的脸庞……从事特警工作9年,黄少华不仅直面危险的抓捕现场,又忙碌在防暴处突一线,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曾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优秀公务员5次,萧山分局闪光民警1次。
去年8月,黄少华作为亚运安保安检反恐尖端团队负责人之一,紧锣密鼓地刚完成防暴安检团队前置培训工作,又接到市局特警支队防暴小队比武通知,马上投入到迅龙小队的演练工作中去。在此期间,由于长期忙于工作忽视自身病情,导致病情恶化急需手术。因为担忧影响工作进程,黄少华在鼻中隔矫正手术与扁桃体切除结束术后,休息了几天就立即重新奔赴岗位,并按时圆满完成了相关工作。目前,由10名民警及30名辅警队员组成的兼职防爆安检队,已连续完成萧山两会、杭州第十四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9年会等大型活动的防爆安检工作。
生活中,温暖阳光的黄少华不仅积极参与联村行动,了解社情民意,提供法律帮助,还主动结对帮助困难群众。建德市莲花镇的小女孩丽丽(化名),三岁时父亲因交通事故去世,母亲离家十来年至今未回,只能与长期生病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黄少华偶然听说了这位女孩的身世,就萌生了帮助她的念头。至今,他已连续三年向对方寄去生活费和学费,懂事的女孩也委托家人向他表达了真挚的谢意。
瞿仕龙:乐于“折腾”,自我加压练就破案“法宝”
明明已经可以结案了却不放心,总要多留个心眼,仔细比对各种线索,特别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容易忽视的小物件……在新街派出所工作时,刑侦组警长瞿仕龙的“较真”给同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龙哥,总能整出点新花样。”正是凭借这股韧劲,让瞿仕龙能够捕捉到一般人容易忽略的线索,从而深挖犯罪,成功破获多起大案要案。
2020年5月初,瞿仕龙接到任务,需要核实一名“公司法人”是否在杭。通过查询,确认该人已经离杭。但恰恰此人却引起了他的警觉。经查,瞿仕龙发现该“法人”有联系的多名人员名下,都注册了4至5家公司。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历时4个多月,一个注册贩卖对公账户实施诈骗的特大犯罪团伙被一网打尽,分布在全国各地的24名涉案人员全部被抓获归案。
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重点工作中,瞿仕龙冲锋在前,加班加点,一方面,扎实开展多样化、精准化、立体化的反诈宣传及劝阻活动,成功劝阻36起电诈案件,拦截诈骗金额100余万;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挽损工作,2021年共冻结嫌疑账户金额720余万元,奔赴10多个省份,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60余人,追回被害人被骗资金120余万元,为受害群众挽回大量财产损失。入职以来,他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分局嘉奖等荣誉。
陈建:服务群众,在“方寸之地”描绘“幸福画卷”
从一名与违法犯罪活动做斗争的刑侦民警,到一名与群众“亲密”接触的社区民警,陈建始终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冲锋在先。
社区警务工作是掌握社情民意的信息点。陈建把握好入户走访的最佳时间,上门走访时眼勤多观察,手勤多记录,回应民生需求,做好纠纷化解。特别是当部分群众对民生问题有意见时,他及时宣讲政策、法律法规,加班加点,上门劝说,并进行相关告诫。去年上半年,辖区一工地的多名务工人员来到南阳派出所,向民警反映自己的薪水被恶意拖欠,希望能寻求帮助。了解情况后,陈建第一时间帮助他们联系了相关部门,顺利为大家拿回了7万多元的血汗钱,及时化解这起劳资纠纷,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回首这几年的社区工作,尽管路上有风雨,但他凭着对公安事业及社区工作的热爱与执着,总能想办法克难攻坚,最终看见“彩虹”,也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信任和满意。
单轶霄:精准出击,快狠准啃下“硬骨头”
从一条简单的案件线索入手,顺藤摸瓜、紧追不舍,直至突破嫌疑人心理防线,深挖出“隐藏”在“暗处”的200余名涉案嫌疑人……这是城厢派出所办案组探长单轶霄2021年花费近半年时间啃下的“硬骨头”。
在打击新型犯罪领域,单轶霄有股不服输的狠劲和韧劲。去年5月,他发现有人在网上发布广告,出售公民个人详细信息后,就和同事迅速开展侦查行动,抓获了一名嫌疑人。然而,面对“嘴严”的嫌疑人,他逻辑缜密,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让对方的谎话无法再圆,最终“战败”。随后,他和同事又查获一批涉案的电脑、手机等,掌握了一大批用于作案的微信、QQ、支付宝账户,并在分局网警、刑大的支持配合下,扩人扩线,由点到面,分赴全国各地抓捕,并由此案串联全国电信诈骗案件500余起,共计抓获嫌疑人90余人。此外,他还坚决打击“涉赌”犯罪,带领探组办理开设赌场案件5起,采取强制措施30余人,确保起诉30余人。
在繁忙的工作中,单轶霄也不忘加强学习充电,目前已通过了高级执法考试。同时,作为探长,他始终冲锋在前,努力学习新的侦查破案手段,带领所在探组的民警队员积极工作,探组成绩优异。从2010年工作至今,他已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多次获嘉奖、优秀公务员等荣誉。
郑汀:扎根村社,当好平安生活“守门员”
入职14年,郑汀始终坚守在派出所一线岗位。去年9月,他成为新华村社区民警,面对辖区警情高发的情况,他积极推动街道成立联合专班,并协调下沉机构各职能部门,强力开展整治工作。
宁围派出所是全区“交治警务融合”试点单位,通过把交通业务和派出所业务融合起来,更有利于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与拥堵治理工作。为此,郑汀坚持每周不少于四个晚上带队,联合各部门开展对涉酒警情严重的夜宵摊点和流动摊贩进行整治,共查扣无证摩托车12辆,查处交通违停400辆次。
郑汀组建了一支10人的专职巡逻队伍,配备巡逻车辆,在警情高发时间段进行巡逻设卡。另外,他还积极推动全村车辆道闸系统和停车位建设,目前已增加停车位1000余个,大大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郑汀所管辖的辖区租房多、流动人口多,就容易出现各类安全隐患。对此,他对新华村分区分块进行消防和流动人口管理,对屡教不改的坚决予以查处,共办理消防处罚178人次,对未落实流口管理主体责任的40名房东进行处罚。同时,通过组织反诈课堂、张贴反诈海报、播放反诈视频等方式,让群众反诈意识入脑入心。截至目前,新华村实现总体降警18.7%,刑事治安警情下降16.7%,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下降78.8%。
郑汀的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辖区居民的安全感、满意度。他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职业态度也获得了辖区居民的称赞。这些年,他被评为杭州市优秀人民警察,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
董圣亮:揪出“黑手”,千里追逃守护百姓“钱袋”
同行人员有哪些?到了目的地做什么?从一起案件深挖开去,拔出萝卜带出泥,果然有了新的收获。
自从2021年成为新塘派出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专管民警后,董圣亮的“找茬”本领越来越强,战果逐步扩大,主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2起,赴7省10地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退交赃款数十万元,极大地挽回了被害人的损失。在“断卡行动”中,他深挖线索,对6名贩卖银行卡的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强制措施,从资金渠道上阻断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
在此之前,他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勇于攻坚,连续作战9个月,助力两个专案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流水般的银行账单多达上千页,他夜以继日仔细审查;时间太久监控无法调取,他就实地走访数十位证人,做通对方思想工作,顺利取得有利证据,为案件的后续办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办理大量案件的同时,董圣亮也能够做到规范执法,案件质量名列前茅。工作5年来,他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个人嘉奖一次,市先进个人一次。
席建鑫:全力以赴,愿做守护群众“平安星”
在辖区,或清查、或设卡,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在单位,查线索、捋思路,总能看到他奋战至天明;在食堂,包饺子、炒小菜,总能得到同事的“美味赞赏”。在临浦派出所时,席建鑫被同事亲切地称为“小胖”。调入审案大队后,他也迅速进入角色,踏上了新的征程。
2021年,席建鑫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主动承担所内疑难复杂案件办理工作,先后辗转内蒙古、吉林、辽宁、山东、江苏等地抓捕嫌疑人,先后破获辖区内2起百万元诈骗案件及裸聊敲诈案件,摧毁3个帮助境外犯罪分子转账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团伙。同时,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立足本地研判深挖,查处网络赌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净化了辖区内社会治安环境,为护航亚运、维护辖区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工作十余年,他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优秀公务员”2次、“执法办案之星”6次以及其他嘉奖5次,曾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局执法办案能手,并在2017年评为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能手。
倪峰:以“法”服人,搭建警民和谐“连心桥”
作为治安大队维稳专管民警,倪峰承担着全区重大涉稳事件处置等职责。日常工作中,他注重积累重点事、重点人的相关线索,积极拓展办案思路,特别是在重点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了解相关群众的诉求,并想办法做好协调、解释工作,切实维护好社会面的和谐稳定。
2021年12月初,治安大队作为公安机关的“前战部队”,对疫情重点区域进行封控。在此期间,倪峰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因接触一名密接人员,而导致本人在酒店被隔离多日。倪峰妻子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同时也担负着区域核酸采集的重担,早出晚归。为了照顾好正在读初二的孩子,妻子只能早起、晚睡,料理好家务再回单位,加班加点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而倪峰在隔离结束后,又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
虽然面对的都是较为复杂的任务,但倪峰始终以等不起、慢不得的激情和干劲,战疫情、防风险、护安全、保稳定,践行着初心使命。
高凯:学思践悟,“小岗位”展现“大担当”
近年来,熟人间的诈骗呈现出因果关系复杂、涉案金额大、刑民界限模糊的特点,高凯利用其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功底,专攻对诈骗罪的研究,包揽承办了蜀山派出所的疑难复杂案件的定性、取证,做到了快、准、稳,为人民群众挽回上千万元的损失。
2021年初,李某报案称,自己被朋友张某以合伙到外地投资为由诈骗一百余万元,在案件性质属于债权债务还是诈骗存在不同意见时,高凯五次出差取证,不枉不纵将嫌疑人绳之以法。
民生无小事,是高凯坚持的从警理念,随着蜀山大拆迁、大建设、大发展,工地遍布、人员聚集,交通发达,导致涉及民生的电动车头盔、雨衣失窃案、楼宇内的快递失窃案时有发生,极大影响了市民的获得感。他一方面组织开展多元化的防控、宣传措施,一方面开展快侦快破,查出顺手牵羊的“黑手”。2021年,该所快递类、头盔类民生小案的破案率为90%,总打处比名列全局第一。
丁临萧:自创“武功”,追逃路上不停步
一帧帧影像,一排排数据,在海量碎片中追踪嫌犯身影,在通宵达旦工作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一个小小工作室,在2021年共抓捕部网逃犯71人,其中,命案积案逃犯5名。这是“丁临萧情报分析工作室”的战绩。
作为工作室主心骨,区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民警丁临萧自创“武功”,独辟蹊径研究出一套特色追逃工作法,针对躲藏在杭州地区和路过杭州地区的部网逃犯精准识别,落地抓捕。
“你们这里谁是头,我们也想搞一下装修。”萧山某正在装修的火锅店内,包工头李某迎了上来,刚走出大门,就被反手制住。这是不久前,抓捕外省命案逃犯李某的现场镜头。装修现场利器众多,为了避免意外,丁临萧和同事们灵机一动,以顾客名义把李某单独叫出,成功将其拿下。去年6月份,丁临萧在网上巡查时发现一名在萧仅出现过一次的男子与2008年广东东莞命案逃犯极其相似,他立即通过视频追踪和大数据分析,初步明确逃犯位置后,带领队员一路隐蔽跟踪到江西鹰潭,最终将逃犯抓获。
丁临萧积极拓展自己所擅长的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思路。从事视频侦查及信息研判工作以来,先后四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荣获优秀公务员称号。
张炜桦:精准打击,风风火火与时间赛跑
接到线索,即刻侦办,夜以继日,只为能早一天精准出击,多保住一个“钱袋子”。在市北派出所办案的这些年,张炜桦每天的工作节奏都很紧凑,特别是在侦办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等案件中,“与时间赛跑”的急迫性尤为凸显。
去年,张炜桦接到线索,辖区内有位男子何某,疑似组织多人长期帮他人转账。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中,“实名不实人”的电话卡、银行卡,常常被不法分子用来接受并转移诈骗所得,进一步加大警方侦破案件的难度。
通过监控视频和大数据分析,张炜桦发现,何某作为“老板”,每月固定为“员工”发放工资,且数额相同。结合其它关键证据,萧山警方对已经回老家的何某实施了抓捕。以此为突破口,团伙内另外4名“骨干人员”也依次落网。紧接着,张炜桦又通过资金分析,找出了参与转账的30余名人员,为下一步打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21年以来,张炜桦累计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90余名。
吴亮:用心用情,脚踏实地“走”出辖区平安
从刑侦民警转变为责任区民警后,浦阳派出所的吴亮一直扎根在一线。社区民警工作直面百姓、事多且杂,这几年,他进商铺,跑企业,入村社,踏踏实实地为辖区百姓“走”低了发案率,“走”高了满意率,“走”出了一份平安。
前不久,吴亮接到一条预警信息:辖区有群众正在接听诈骗电话,必须立即前往劝阻!对方电话一直占线,吴亮马上查找到这位群众的租房地址,然而,赶到现场后却发现房门紧闭,里面并没有人。他和同事即刻调转车头,又赶到该群众工作的企业,经过一番努力,总算在一个隐蔽的角落找到了他。此时,这位小伙子正打算听从电话那头的指令,准备汇款,差一点,就要被掏空腰包!对其进行反诈宣传教育后,小伙子对于民警的及时出现,连连表示感谢。
针对辖区建筑工地打架斗殴、拖欠工资等情况,吴亮多次协调相关部门约谈工地甲方、承建单位负责人,夯实主体责任、建立警企联动机制,建成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班组负责人、班组长、施工人员层级管理,并由甲方监督的案事件调处体制,有效地控制建筑工地的警情,保障了辖区内不出事、辖区外不生事。
去年,他在走访过程中,看到一对少数民族夫妻正在为小孩的入学问题发愁。原来,由于户籍原因,他们的女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却报不了名,也不知道该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吴亮了解情况后,主动为他们多方奔走,终于顺利解决此事,得到了群众的真诚点赞。
沈卓萍:耐心细心,当好高墙内的心灵“摆渡人”
2018年12月,沈卓萍分配到萧山区看守所工作,肩负起了监管职责。初入看守所时,第一次面对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沈卓萍跟随警师,积极学习,虚心求教,认真翻阅看守所管理规定,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实习民警到看守所管教民警的转变。
面对一些情感失控的犯罪嫌疑人,沈卓萍没有知难而退,她用自己的努力,感化了一颗颗冰冷的心。2021年初,犯罪嫌疑人楼某在进入看守所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接受自己犯下的错,加之对即将面临的审判心存畏惧,在监室内行为举止异于常人,不遵守监规,多次与监内其他在押人员发生矛盾冲突。对此,沈卓萍从生活上关心,从思想上开导,积极与办案民警沟通,让楼某放下包袱,面对现实。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沈卓萍在看守所最长待了40天。在封闭管理备勤期间,她充分利用时间,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并顺利通过了2020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三年的从警时光,沈卓萍把枯燥演绎成镇定,把单调化成执着,努力谱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沈超:践行使命,矢志不渝冲锋在前
作为党湾派出所综合勤务室室长,沈超承担了所内大部分的打处任务。自2021年以来,他带领刑侦组民警共计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30多人,破获各类大小案件20多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0多人,行政处罚50多人。
在办理刘某等人运输、贩卖毒品案中,在其他同案人员都已判重刑,时间跨度较长,证据缺失,犯罪嫌疑人艾某拒不交代的情况下,多次前往广东、河南等地,收集证据。受限于疫情防控,他多次远程提审监狱中服刑的同案人员,并且多次跟杭州检察院以及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对接,在铁证之下,艾某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历时4个月时间,成功移诉,并判处无期徒刑。
为保证综合指挥室高效、规范运作,沈超落实警情精细化管理,明确辖区内各个防区的界限划分,压实岗位信息员主体责任,做到警情日清日结,闭环化处理。在执法监督管理方面,从出警到案件办理、办结,他对每一个执法环节都严格把关,被评为“执法之星”。
董兰云:身兼多“职”,管好审管办出入境窗口的综合事务
她是出入境管理大队的“内勤总管”,管好审管办出入境窗口的综合事务,做好上传下达、汇报总结、各项统计等日常工作,保证各个环节运转正常;她还有自己的一方“责任田”,主管着出境控制人员报备、临控工作,只要有需要,她都能第一时间赶到单位,数年如一日,不曾懈怠。从警38年,董兰云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内功”。
出境控制信息是出入境管理的重要基础依据。在受理法定不准出境人员报撤控时,她每周督导,年内报控数位列全市首位;在负责国家工作人员因私出境备案时,她指导单位报备、证件保管、按人员管理权限审批出境,在各级巡视组巡察中从未出现因工作不到位造成应报未报、违规出境的情形;在打击跨境赌博、网络诈骗专项工作中,她细致甄别嫌疑人,按要求严格落实临时管控。
去年9月,国家移民局出台法定不准出境人员备案《新规范》后,备案数据与全国边境口岸同步,管控力度空前大,控制信息交叉复杂,上传材料照片要求更缜密,备案信息及时准确性要求更严。她主动加班加点,获取核查基础信息,排查预警办案单位,积极撤销备案,为办案干警减负。在一个半月的限期内,她带病坚持工作,点对点联系司法、税务、法院、公安、高速交警等执法办案单位干警,认真研判、紧张核查、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王建林:深耕细作,“小所长”守好“责任田”
作为瓜沥派出所社区民警,王建林始终坚持以群众为基础,认真履行社区“小所长”各项职责,任劳任怨,默默奉献。
打击处理“出强招”。在王建林的带领下,他所在的奇观警务室年度成绩显著,一年来共打击违法犯罪人员62人,共办理行政案件30余起,消防处罚55家,其中大额处罚10家,消防拘留14人。
平安创建“出亮招”。为创建平安村社,他主动压实村社主体责任,将村书记、治保主任、网格员、平安义警等串联到辖区警务工作中,组建了一支由民警、警务室队员、村社干部、平安义警等为架构的“奇观骑巡”队伍,全天候巡逻宣防守护平安,辖区总警情大幅下降。
纠纷化解“出绝招”。去年,他共主持矛盾纠纷调解50余起。为有效降低报警率,降低矛盾纠纷发生率,目前,王建林正带领警务室筹建“警企蓝”联盟,以期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陈柳锋:日夜兼程,打处战线利剑出鞘
历经13小时,行程1200公里,当嚣张的嫌疑人见到萧山警方时,终于认了怂。假卖口罩真诈骗,态度恶劣还挑衅,这起案件就是由闻堰派出所民警陈柳锋主办的。
当时,有群众报警称,一男子在朋友圈发布图片和广告信息,可以大量供应口罩,可在他们付款后,对方却迟迟不发货,还扬言让其报警,损失3000多元。陈柳锋侦查后发现,在杭州、上海等地有多人被骗,损失金额共计8000余元,且嫌疑人气焰嚣张,不断挑战法律底线。经过追踪,陈柳锋很快锁定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和其落脚点,随后奔赴安徽。在当地公安配合下,民警们于崔某老家安徽怀远县成功将其抓获,后连夜将崔某解押回杭。事后,民警追回了全部赃款,并以诈骗罪依法将犯罪嫌疑人崔某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入职以来,陈柳锋认真学习、潜心钻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年主办及参与办理刑事案件30余起,行政案件30余起,成为闻堰派出所打处线上的一把“尖刀”。
楼强明:披星戴月,守望群众出行“平安路”
去年1-8月,交警大队楼强明被抽调到区交通治理工作专班工作,先后在南片、新塘、中片三个交通治理工作专班工作。在此期间,共推进完成16个镇街(平台、场)129个村社交治站、80家企业交治站的建设,对200余个交治站APP账户进行信息更正。为压实工作责任,他开展交治站运行、骑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面上交通安全宣传督查工作40余次,并分片对16个镇街的村社、企业交治站工作人员开展交治站业务培训20余场次。
为完成工作任务,楼强明每天早上7点就从单位出发,同时也履行好区道安办工作职能,通过实地督查、网上督查等多种形式,共撰写全区道路交通安全治理行动督查通报23期,下发全区各镇街(平台、场),有多期得到区领导的批示,对全区道路交通治理工作的落实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田勇:牢记初心,守好辖区平安底线
身为楼塔派出所刑侦民警,田勇承担了所内主要的打处办案任务,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80余人,其中办理楼某等人非法经营案件两起,查获犯罪嫌疑人10余人,切实保障了群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
在主办一起未成年人受伤害的案件时,他前往湖南等地出差固定证据,后制定策略,对嫌疑人进行传唤审查,最终突破其口供,为辖区消除一大隐患。在打击新型网络犯罪案件时,他多次前往广东、海南等地,加班作战,抓获诈骗嫌疑人6人,出色地完成了打击新型犯罪的任务。除了办案,田勇在日常接处警、执勤等各项工作中也任劳任怨,勇于担当,确保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