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项亚琼 通讯员 杨霏霏) 落叶、动物油脂和藻类等细小的漂浮类垃圾一直都是清理难题,人工利用网兜打捞效果甚微。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最近,区水设施河道中心新引进了4艘智能保洁作业船,它们所经之处,垃圾纷纷被“吞入腹中”,这个黑科技是怎么做到的呢?
粗粗一看,智能保洁作业船与小型画舫颇为相似,然而与普通船只不同的是,这艘船的船头两侧各有一条6米长的柔性展臂,这就是它清理垃圾的秘密武器。在每条展臂的顶端有一个引导器,引导器可以引导展臂随意变换角度,随着保洁作业船的前进,被展臂框起的垃圾就会进入搜集舱,当作业船靠岸之后,操作工启动排水系统,湿漉漉的水面垃圾即可被迅速沥干。
除了清理效果好,效率也很高:1小时能清理2.5万平方米的水面,而要达到同样效果,需要3艘普通两人打捞的小船同时作业。“这两个展臂,前面有智能引导器,上面有激光雷达和智能声呐,能感知前面的障碍,可以根据整个河道的形状,改变整个展臂的宽幅,对前方水流状态也可以做微调,让前方垃圾沿着水流到搜集舱里。”区水设施河道中心工作人员说。
别看这艘保洁作业船功能强大,其实操作起来并不复杂。每艘船仅需一名操作员,除了控制船只行进之外,不用做太多事情,船内的中央计算机会调度柔性展臂和各种传感器,指挥船只对展臂控制范围内的水面垃圾进行清理。同时,保洁作业船采用电能驱动,一次充电可保证8小时续航,替换原先的汽油动力船只,更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对于一线保洁人员而言,智能保洁作业船的引进,不仅大大减轻了一线保洁人员的作业量,同时也使得保洁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近年来,区水设施河道中心积极做试点投入使用新式保洁设备,积累经验提升河道管理效率。随着杭州亚运会的日益临近,区水设施河道中心将不断扩大投入范围,用科技助力打造最美亚运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