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3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鄂达机电:聚焦数智化 迈向高质量发展

记者 周珂 摄

  本报讯  (记者 周珂)  轰隆隆的机器声中,3条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热处理生产线正不停转动,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近些年来,我们向‘数字化、精细化’的发展路线迈进,已经实现了部分精密零件的数字化研发。”鄂达机电董事长张少特介绍,如今,鄂达机电已为美国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德国博世、三花智控、亚太机电等不少中外知名客户服务。

  从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缩小至60平方米,由17人工作到只留1人检测生产线情况,鄂达机电通过智能制造,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热处理生产线质效双提升,“如今一条生产线的年产值能达到600万元。未来,我们致力建成‘环保、节能、恒温、智慧、花园’现代化数字示范工厂,届时将增设多个事业部,增加厂房车间面积8万—10万平方米。”

  但不可否认,企业数字化改造投入成本较高。技改投入每年3000万元以上,这是鄂达机电交出的诚意“答卷”,“智能制造落地,生产线成效明显。这只是第一步。”张少特介绍,今年鄂达会与北大信研院进行合作,以鄂达的一线需求与系统数据作为实验背景,将前沿的理论和技术作为实验武器,“先流畅公司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再打通每道工序间的‘信息孤岛’,直至实现所有的节点完全数据化、可视化,持续扩大数字赋能的效益。”

  在与北大信研院交流的过程中,张少特看到,不少鄂达的管理层听不懂未来工厂的场景搭建,“传统制造业的员工,没有互联网思维,没有数字化概念,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据了解,鄂达机电是北大信研院合作的萧山第一家中小企业,“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够为萧山传统小微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树立典范。”

  产学研融合,不止于此。鄂达机电与清华大学研究院合作,共建高精尖精密加工实验室,主攻精密电子阀产品,优化切削加工工艺;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成立研发中心,在扫地机器人减速降噪方面成效明显……已有32项发明专利,拥有日本、瑞士、德国等进口高精密电脑CNC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近500台,引进高端精密测量仪器近30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生活
   第07版:公益
   第08版:财经
   第Z01版:渔浦义桥
   第Z02版:综合
   第Z03版:专题
   第Z04版:文化
萧山区第四批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将全额返还
筑牢工地防疫安全屏障
萧山区举行职工礼仪风采大赛初赛
年产人造金刚石100万克拉项目开工
上工地采样 她累到晕倒醒来继续干
鄂达机电:聚焦数智化 迈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