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德馨
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是萧山必须高质量完成的重大使命,是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是执法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作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镇街,宁围街道围绕全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五个一”目标要求,迅速行动探索改革。第一时间召开街道全体干部会议统一思想,成立工作专班,科学统筹,协作攻坚,有力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一份作战图
由工作专班进行统筹指挥,围绕前期准备、物理空间改造、执法队伍建设、数字化提升等工作对改革试点工作谋划。结合宁围街道“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实际制定一份详细任务表,明确15项具体作战任务。由班子领导分别担任责任人,挂图作战,带领改造提升组、数字化攻坚组、执法队伍筹建组、宣传报道组等分组开展各项工作。截至目前,阶段性改革任务已全部完成,为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个物理空间
围绕去中心化和“一网统管”及“一网通办”融合要求,街道对智治分中心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升级。新升级后的宁围街道智治分中心设施更完善,功能更综合,已经面向公众开放并提供服务。一楼政务服务大厅设置综合行政执法专窗、掌办网办区和24小时自助服务区,提供行政许可、32项高频事项导办和349项自助服务。二楼为综合行政执法队集中办公区,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的物理融合,实现“一网统管”和“一网通办”事项受理、流转、处置的全流程管理。
一张执法清单
多次召开街道领导班子、职能办室、下沉机构研讨分析会,结合高频多发、易发现易处置、专业要求适宜等原则,论证审核街道承接区级下放的350项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和13项“综合查一次”清单,并根据街道实际情况,梳理本街道综合执法类高频事项12项,切实解决基层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
一支执法队伍
宁围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由38名上级部门下沉执法队员、60名街道综管队员和121名专职网格员共同组成,以混合编组方式形成“一办四中队”架构,分管4个片区的执法工作。实行“中心统一指挥、中队执法巡查”的运行机制,每个中队负责一个片区,按照常住人口数、易发案件类型等实际情况配置执法队员,开展日常巡查和执法处置。
为进一步提高综合行政执法队工作效率,宁围街道在区专班拟定的14项制度基础上,拓展制定考核、合法性审查、监管和协调会商等4项管理机制。为使队伍具备更加全面的综合能力,宁围街道组织开展统一培训,在多方面为执法队伍赋能,为综合行政执法提供能力支撑。
一批数字应用
“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离不开数字化的支撑,按照区级管统、部门管建、基层管用的原则,宁围街道强化“一网统管”驾驶舱、智慧辅助系统、“一件事”场景等数字化应用,为承接全省“大综合一体化”数字执法平台做好准备。
宁围街道在“一网统管”的基础上,开发综合执法智慧辅助系统——“掌上指挥室”,将指挥、查询、协同、执法等功能融入其中。指挥中心根据事件情况,按管辖区域流转给相应执法中队,中队长启动“掌上指挥室”,在线制定标准处置方案,开展“综合查一次”。处置过程中执法队员通过单兵执法仪与指挥中心实时联络,实现全过程留痕,最终形成综合执法处置闭环。
自大综合一体化工作开展以来,宁围共处理各类事件547件,已办结462件,还有85件正在处理中。通过执法改革,过去基层治理看得见、管不着的情况正在向看得见、管得好转变。
下一步,宁围街道将根据试点工作要求,围绕“两网融合”“综合查一次”数据高质量积累、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等方面,聚力攻坚,为改革贡献宁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