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8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果生活不能拿捏,请先拿“铁”

  ■李沅哲

  许久不生病了,突然就毫无征兆地中了招。与人讲话,收获略带磁性的女低音。母亲烧了几道好菜招呼我吃,没吃几口就搁下筷子,喉咙如卡了鱼刺,难以吞咽。没想到一次小感冒,竟引起这么多不适,眼睛、鼻子、喉咙一起跟着较劲。

  一夜之间,以周杰伦《本草纲目》为音乐背景的毽子操火了。简单易学的动作、节奏欢快的音乐、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畊宏女孩现象出现了人传人,不管男孩儿女孩儿,都成了“畊宏女孩”。打开抖音,铺上瑜伽垫,几个简单的动作很快上手,半小时后,呼吸马上变得顺畅,干扰我多日的几个小症状也缓解了。

  工作之余,朋友们接二连三在朋友圈打起了卡。以前常常听人说“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当时多是一句止于行动的口号。可有了互联网的赋能,运动健身变得好玩儿,成了一种时尚,成了富有成就感的消遣。你甚至看到,毽子操赋予不同职业角色的“反差萌”,或者感慨,原来平凡的岗位也有身怀绝技的高手啊。

  有了这些快乐因子,因为疫情宅家的年轻人似乎少了抱怨。被迫躺平的人,像一朵向日葵站起来。当运动真正实现瘦身的效果,你又会收获另一种快乐。这种快乐是击退焦虑的向上情绪、是活力饱满的热情自信、是思路清晰的工作效率。内啡肽会发自内心地说,“运动使人快乐”。爱运动的女孩,似乎运气都不太会差。最近,“王心凌男孩”现象让80、90后找回了青春。回看她的过往经历发现,她曾爆火,也曾陷入事业的低潮。因为喜欢运动、坚持运动,她一直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至于20年过去,她再次出圈,仍旧还能将从前的“青春感”“少女感”拉满。

  父亲常常提醒我,要劳逸结合。少年时期因为要学习,他说的“逸”多指用来平衡学业的“玩儿”,比如拥有几个兴趣爱好、保持一定时间的锻炼,不仅解闷儿解压,也是一种打开世界的实践。不会“玩儿”往往学不好,没有多余的精力学。父亲曾让我学习跆拳道,这么难这么需要力量的运动,我不理解一个小女孩学来干啥,只得硬着头皮坚持,如今倒能体会当时的良苦用心。

  长大后,再发现,父亲时常叮嘱的“劳”和“逸”,似乎又多了一层含义。某次骨科手术后,走路小心翼翼,像个缓慢的树獭,觉得可以自由行动就是一件幸福事了,直到终于可以下楼,见到阳光,竟会有种久违的感动。劳而不动,是不健康的,忽略了二者之间的平衡,世界也会失去色彩。父亲教育我们要重视劳动,“劳”不仅仅是学习和工作,“逸”不只是休闲,劳动还是另一种运动,能强身健体,丰衣足食。他举例说,“那些农村里生活的老人,60多岁少见生病,有体力有活力,能爬上爬下自修房顶。”

  我们现在常说,运动健身是拿“铁”,其实,智慧卓越的古越先人早就通过拿“铁”证明,劳动兴起的不仅是人的精神,更是一个农耕国家不断前进的生产力。当邻族还处在西周战败的困顿中时,小小於越族,冶炼创制了青铜刀、镰、斧、锯、犁、锄等生产农具。他们拿起了这些青铜“铁”,就下到了稻田、泥地,拓荒辟地,把蛮荒之地凿成了后来的沿海重要经济发展区。

  在时光的手心里,我们的生活或许遇到不如意,甚至预期遭受“打折处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拿“铁”,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就算你真的点了一杯拿铁,也别忘了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伸伸胳膊伸伸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背包揽胜~~~
风景独好~~~
~~~闲坐烹茗
湘湖诗会~~~
~~~心香一瓣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经济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广告
   第08版:财经
如果生活不能拿捏,请先拿“铁”
人间仙界青海湖
我的家乡故事多
藏不住的秘密
端午俩
又见小院枇杷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