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4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凝聚最强“向心力” 民族教育成果丰

  本报讯  (首席记者  魏乐钇)  “老师,我今天收到学校的快递了。”前不久,萧山三中新疆班的朱利娅娜收到了来自清华大学的“红色礼物”,拆开封套,映入眼帘的正是她期待已久的录取通知书。

  这正是我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一个缩影。朱利娅娜所在的萧山三中新疆内高班是我区教育援疆的重要项目,生源遍布新疆南北各地州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10个民族。该班自2010年8月成立,从2010年的2个班74个学生发展至如今16个班660个学生的规模,学生高考一段上线率保持在90%左右高位运行,帮助千余名学生走向全国各地优秀高校,内高班是我区民族教育工作的一张“金名片”。

  在民族教育道路上阔步向前的,还有党山金迪学校。作为首批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培育单位,学校逐步形成了系统性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金迪集团在先后投入200万元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与个性特征,开展异彩纷呈、吸引孩子们的“三融”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七彩”阵地,在寓教于乐中把“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意识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萧山区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全区现有3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户籍人口1.2万余人,少数民族外来暂住人口10万余人。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方针政策,制定并实施多个区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方案,不断完善基层基础工作;通过“善缘圆梦”助学活动、“春风行动”慰问等“资、智”两手抓,不断改善困难少数民族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搭建“少数民族之家”“民族大讲堂”等多个服务平台,指导区少数民族艺术团,开展各类民族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少数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民族一家亲,奋进共富路。“我们将继续汇聚资源力量,探索创新民族教育工作品牌,不断完善跨省民族团结进步共建机制,凝聚起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强‘向心力’。”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湘湖周末
   第04版:梦笔桥
我区首家社区医院创建成功
安徽省科协来萧调研“浙江院士之家”
凝聚最强“向心力” 民族教育成果丰
萧山英烈故事走进大学校园
10月起 16所试点学校启用《萧然茶韵》课程读本
临浦“迎亚运”筹备工作结硕果
晨检机器人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 不宜盲目补钙
“科学种子”播种群众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