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2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果价格“偷梁换柱”? 警惕消费“刺客”

区市监局:保留证据,12315上举报,查实会处罚

  本报讯   (记者  杨圆圆)购物完小票不看就扔掉,相信这是很多市民的消费习惯。没想到,这一举动可能让商家钻了空子。

  “明明买的是西梅,怎么小票上显示的是进口水蜜桃?”3月21日下午,陆先生在人民路的一家鲜丰水果店购买一份水果礼盒,拿到小票后,他发现了蹊跷:“西梅标价39.8元一斤,水蜜桃78元一斤,价格可相差一倍呀。”

  旁边的店员闻声急忙解释,“不好意思,这是我们店里新来的实习生,不熟悉操作,重新给您结算一下。”看起来似乎是误会一场,忙中出错可以理解。

  但在第二份结算小票上,该店员将西梅打成了澳洲油桃,单价为59.8元,与西梅的价格依然相差甚远。一错再错的概率并不大,如果陆先生不认真查看小票,很容易被糊弄过去。

  事实上,这样的水果“刺客”并不少见,区市场监管局之前就处罚了一家对榴莲“标低卖高”的水果店。此外有不少消费者反馈,在购买水果时也经常遇到买整盒水果,打开发现底下都是烂果,拿回商家却不承认的情况,消费体验十分糟糕。

  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没被发现的价格“刺客”有多少呢?商家通过“偷梁换柱”的方式欺骗过多少消费者呢?根据3月15日公布的数据,在去年的全区消费投诉中,食品类总量排名第二,同比增长46.68%,按投诉类别分,价格类投诉有1036起,同比增长56.73%。有不少市民曾吐槽消费时被“加价”,差点成了“冤大头”。

  “市民在消费时要留意,仔细核对消费单价与结算价格是否一致,避免踩坑上当。”区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提醒:“遇到消费欺诈问题,我们也鼓励消费者积极维权,保留好消费凭证,通过拨打82812345区长热线或者在12315小程序上进行举报或投诉,一旦查实,我们执法人员会出动对其进行处罚,让我们共同维护良好的消费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韵味
   第08版:财经
世界水日:守碧水清波 护亚运安澜
全民护水迎亚运
水果价格“偷梁换柱”? 警惕消费“刺客”
你买的“劳力士”“欧米伽”可能是假的!
睡觉打呼噜是睡得香?错!鼾声背后隐藏健康危机
“盈风时光”女性人才服务项目发布
“黏土”变“砂土”?精准监督护水利
“海姆立克急救法”生命速救 进化一位阿姨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