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将至,湘湖景区春色迷人。由“顶流”绣球花组成的白色花海犹如天空中的云朵落入人间,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拍照、观赏。治安防控、景点安保、交通管理……与花海交相辉映的还有那一抹抹平安“警”色,萧山公安全力守护着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并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萧山公安始终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实战导向,不断加快推进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和派出所工作标准化建设。
如今,萧山公安已建立起“1822”现代警务体系架构(即1个合成作战中心,防控治理部、创新发展部等8个大部以及22个派出所),并不断完善提升相关机制建设,全面落实公安部《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以此全面重塑“统筹管理、数智赋能、联动共治”工作体系,使全区防控治理能力再跃新的台阶。
■文/蒋超 萧公宣 本版图片由区公安分局提供
做好由繁化简
提升工作质效
在某宾馆内,民警吴声雷正在填写检查记录。一个部门、一位民警、一次走访完成多项任务,与之前相比,工作流程做了“减法”,但工作效率却大大提高了。“以旅馆业为例,以前需要填写七张检查记录,现在只需填写一张就行了。”吴声雷说道。
针对同一要素多警种重叠管辖的现状,萧山公安对检查标准、检查内容、检查周期进行整合,形成了对寄递、旅馆、网吧等32个场景检查的“一张表单”,使得派出所基础工作量同比减少近30%,避免了重复检查,有效提升了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优化了营商环境。
从“七张检查记录”到“一张表单”,数字“7”到“1”的变化,看似简单,背后要做的工作可不少。基础工作千头万绪,如何在坚持内容不能减、标准不能降的原则上,努力收紧任务口袋?萧山公安打出了“统筹业务+优化警力”的组合拳。
萧山公安针对以往基础工作痛点、难点,梳理业务谱系,整合警种力量,实体高效运作防控治理部,实现了一个大部管基础、一个平台管要素、一张清单管任务、一套规范管流程,由防控治理部承接汇总上级和横向警种指令,指令通过“一个管道”下发,基础工作在“一个部门”扎口。2022年,指令数同比2021年下降20%,为基层减负的同时切实提升工作效率。
借力数智赋能 过滤风险隐患
进入系统,能看见警情、义警队伍等要素信息,实现对相关情况的全要素展示和画像。这是公安要素的“一张图”,能以“小”见“大”,也能精准“定位”,实现要素数据“一图掌握”。
如果说“一张表”是业务统筹做出的“减法”,那“一张图”则是治安防控借力数智赋能所做的“加法”。萧山公安通过系统自动对接、数据清洗等方式,融入多维数据,让这张“图”能为实战所用。
这是萧山公安用数字化手段赋能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缩影。防控治理部融合了“地、事、物、网络”等七大要素,打造了“基础要素管控系统”,通过数据建模,将各类风险隐患推送至一线,赋能派出所精准开展核查处置工作,有效实现了 “预警、预测、预防”,做到了隐患“早介入、早处置”。
萧山公安通过警情数据研发警情日清模型,对警情进行闭环审核,形成《警情日清档案》和《每日情况分析报告》。局长每周召开警情分析会,查找警情背后的规律、特征,从基础管理、防范治理等维度提出要求。
建立“民转刑防范工作室”,推动重点矛盾纠纷化解。2022年以来,分局重点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6%,全年纠纷警情同比下降54.85%。
萧山公安还全面提升优化无人机防御反制体系,以强力举措在最短时间内刹住萧山机场净空区无人机“黑飞”势头,2021年5月至今未发生影响航班飞行和造成重大影响的案件。
护航平安亚运,“护城河”检查站建设正如火如荼。萧山公安充分运用“公安大脑”建设成果,建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高智能圈层防线。预警车辆通过前端感知,设卡警力能够实时收到预警信息,从而对预警车辆进行精准拦截核查。以江桥临时检查站为样板,创新“1166”建设模式,即一个平台、一套设施、6分钟安装、6秒钟核查。目前,该模式已向全省推广。
探索共治共享 力争“止于未发”
清晨,钱江世纪城派出所社区民警李富强跨上一辆电动车,在小区居民楼间穿梭,例行巡查走访。不远处,杭州奥体中心如莲花盛开,这里是杭州亚运会标志性场馆之一。
从警十年,从探长到“老娘舅”,这背后不仅是个人选择,更是基层派出所改革的大势所趋。保障和激励广大优秀民警扎根基层、建功立业,是萧山公安在新形势下做强基层治理的关键一招。
萧山公安以派出所工作标准化建设为牵引,积极指导完善“两队一室”警务运行机制,通过夯实民警、辅警、义警3层级队伍,建强社区警务团队的核心力量,有效加强了基层基础工作的承载能力。
目前,全局社区民警共223名,占派出所总警力的41.52%,社区民警完成了从“下社区”到“在社区”的根本转变。全区210个社区配备专职辅警447名,349个村配备驻村辅警398名。此外,不断发展壮大的还有“物联会”“平安骑手”“快递蜀黍”等“义警”队伍。目前全区已注册义警16.7万人,在常态化协助开展平安建设和基层治理工作方面成效明显。3月6日,瓜沥义警外卖小哥郑慧和店家在察觉女子异常点单后及时报警,警民携手成功挽救女子生命的事迹“火”遍全网,获得主流媒体和广大网友纷纷点赞。
从事后打击到主动预防,这也是基层基础工作的改革导向。分局整合利用“公安大脑”“一网统管”“平安村社”等多个平台载体,形成“警源治理”综合应用,实现信息一键推送、协同互通,确保非警务事项分流全程可视,形成处置闭环,做到及时响应人民群众诉求,不断推动辖区警务智联智管、警情快转快处、警民共建共享。
此外,萧山公安通过“平安村社”创建工作,积极发动村社群众等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平安村社”在线应用系统上线后,可实时查看10大类28小项指标,实时晾晒、实时比拼。上线运行警务站、交治站、消防站三大应用,打造了矛盾纠纷、关爱帮扶、生命通道等八个子场景,成效明显。
“我们从时、域、效各方面打造全维度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绣花的精神把守护百姓安全的防护网织得更密更完善,防范化解各种风险隐患,为平安亚运保驾护航。”萧山公安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安建设没有完成时。接下来,萧山公安将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萧山,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