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光”生金 奋力推进全民共富新模式

  本报讯  (首席记者 周珂)  “自从安装了屋顶光伏,生活真是处处充满了‘阳光’!”家住群围村的张荷娣笑逐颜开。

  近些年,国家大力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而群围村又是萧山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区人大代表,群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剑锋介绍了“金色阳光 共富未来”光伏项目的初衷,“我们过去取得过很多成绩,但不会停止对新型集体经济的实践探索。现在推广整村光伏项目时机正好,既是一次优化能源结构的尝试,又能蹚出一条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追“光”路上,郑剑锋遇到了很多不理解。在推广项目时,不少村民问他,“郑书记,光伏是什么?屋顶装上几片电板就能增收了?”为此,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郑剑锋带领村“两委”班子详细介绍了相关情况,“村民不用出资,只需要提供自家屋顶,村里免费上门安装。安装了光伏的农户,每年每户可免费用电3000度。”

  面对复杂的农居房情况,郑剑锋还通过“挨家挨户走、一组一户问、一人一事说”的方式,落实了一户一方案。张荷娣家是自建的三层小洋楼,屋顶安装了24平方米光伏电板,“从此以后,不仅用电不花钱,有时还能有结余的收益。”如今,走进群围村,屋顶上一排排光伏电板鳞次栉比,汇成蓝色海洋,形成了一道美丽风景线。

  作为村庄带头人,郑剑锋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作为区人大代表,郑剑锋更是将选民放在心上。从选民中走来,为选民发声,在群围村,诞生了全区首个村级应用场景——“智慧小脑”。“村民有话说”便是其中一个重要板块,“我的智治理念就是,让大家能有一个平台,难事有所反映、问题有处解决。”

  随即,郑剑锋便拿出手机,点进“说事详情”。有村民反映清廉广场需要设置一个垃圾箱,方便小朋友玩耍时投放垃圾。当天下午4点的建议,村委会6点便进行了线上回复,第二天就在西南角放置了垃圾箱。针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村民,“乡村夜话”是郑剑锋线下收集群众意见的妙招,“我们会定期举行,去农户家里聊聊天、喝喝茶,听听大家的真心话。”

  接下来,郑剑锋还将依托“共智富”未来乡村联合体,倾力打造一个现代农业创新园,推动农文旅研融合发展,“共同富裕是今年萧山的三件大事之一,城乡社区又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单元,我们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在农旅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此举正好可以补齐短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萧暖暖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文化 悦读
   第07版:新媒+
   第08版:教育
线上一窗受理 证照一次发放
亚运村消防救援站正式揭牌入驻
萧山体育文物迎亚运巡回展启动
借“光”生金 奋力推进全民共富新模式
萧山温州商会五届四次会员大会举行
首届萧山区青少年街舞锦标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