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09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梦想天堂 我的家我的歌

  ■记者 林青颖

  夜色覆盖了天空,时间终是走到了告别时刻。

  杭州第19届亚运会闭幕式,当《梦想天堂》熟悉的旋律再次在大莲花(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响起,恍惚间,我有种时空重叠之感,情不自禁跟着旋律唱出声。

  “我们的家,住在天堂 ……”

  没错,这里是我们的家,“人间天堂”杭州,西子湖里的荡漾碧波载起了一个盛大的舞台——亚运会。有幸,我挂上那绘着虹韵紫的证件,“闯”入其中,在长达21天的时间里,得以窥见这场国际赛事背后的无数闪亮瞬间——

  有些光芒耀眼,是属于竞技场上的荣耀时刻。我时常会想起正式进行赛事报道的第一夜,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里激荡起的水花见证了中国泳军的辉煌。

  一夜包揽当晚赛事全部金牌。敲打在键盘上的手指几乎没有停下的时刻,耳边环绕着观众的欢呼连通起全身的感官,我意识到,这是四方屏幕里感受不到的氛围,唯有抵达现场的人,才能知晓其中火热。

  评判亚洲顶尖选手之间的较量,成绩或许是最直接的形式,但并非唯一,在告别“唯金牌论”的时代里,扩大的视野无疑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美好的人心。

  因热爱再次回归泳池的杭州姑娘叶诗文,在家门口突破自我;相拥而泣的张雨霏和池江璃花子,诠释了跨越国界的友谊;被网友喻为“双子星”的全红婵和陈芋汐,从东京奥运会到杭州亚运会,牵手同行,竞争成长;最后13.8秒被追平的中国女篮,以极强的斗志和拼搏的韧劲,突破重围,卫冕冠军……

  荣耀时刻固然美妙,赛场上的无数细节亦值得回味。此刻的杭州,是全亚洲运动健儿的梦想天堂。

  有些隐于光下,是站在影子里的“无名英雄”。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若要有个统一的名号,或许叫“亚运保障人员”。

  为了支撑起“亚运”这场盛会,他们之中有人提前两三年就已抵达场馆。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的清废保洁工作人员杨艳香,从中国最北方而来,唠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两年未归家,她说想家,但又会用调侃的语气说着“搞事业先”,把话题轻轻带过;篮球场上的“擦地哥”,热爱篮球,却会因紧盯地面观察是否有汗渍错过精彩瞬间;承担热门赛事的场馆工作人员,在众多记者簇拥在混采区时,用身子抵住栏杆维持秩序,但又怕阻挡镜头,只能缩起身子,半蹲在栏杆外……

  累吗?采访过的人几乎都点了点头,却紧接着提到同样的词汇“自豪”,在家门口迎接盛会,所有工作人员都憋了一股劲,带着让亚洲,让世界看到杭州之美的自豪感和激情,正如《梦想天堂》中所唱,“他们都知道,有了爱理想不再是希望”。

  而当美丽的梦想实现,今天的梦想天堂,不只属于杭州人,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所有的远方都看见了杭州的模样,耀眼在东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最忆杭州
   第03版:萧山记忆
   第04版:萧山记忆
   第05版:萧山记忆
   第06版:萧山记忆
   第07版:萧山记忆
   第08版:萧山记忆
   第09版:萧山记忆
   第10版:萧山记忆
   第11版:萧山记忆
   第12版:萧山记忆
   第13版:萧山记忆
   第14版:萧山记忆
   第15版:萧山记忆
   第16版:萧山记忆
   第Z01版:今日瓜沥
   第Z02版:专题
   第Z04版:航坞
“我的城市我的国”
同爱同在 亚运记忆成永恒旋律
梦想天堂 我的家我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