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8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省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在萧召开

全区公共场馆明年基本实现科普化

  本报讯(记者 何可人)当看完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以下简称“能力中心”)的宣传片,眼前的巨大显示屏忽然“变身”为“能力大门”从中间缓缓开启,科技感十足的开场让人群发出阵阵感叹……

  昨日,为期三天的新时代全省科协系统科普能力提升培训班暨全省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在我区拉开帷幕。160多位来自全省各地级市和区县科协的科普工作分管负责人,以及多所高校、学(协)会的科普行家们聚在一起,围绕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交流经验,畅谈发展。

  现场会上,与会人员走进能力中心、南阳街道潮都社区公共场馆群,现场观摩我区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成果。

  作为制造业数字化高能级服务平台,“高大上”的能力中心也是接地气的“科普能手”。作为我区首批公共场馆科普化试点单位之一,在区科协指导下,能力中心在一二层的展厅内设置了数字孪生智能音箱产线、智能缝纫机、吉利梅山工厂、工业元宇宙等10个打卡点,串起了一条制造业数字化前沿技术知识获取和互动体验的科普游线。特别是,能力中心还结合不同观众的特点及需求,推出相应的个性化解说,将专业的内容“翻译”成大众的语言,与会人员对此纷纷点赞。

  在南阳街道潮都社区,与会人员被街道公共场馆集群式科普化的发展模式所吸引。在这里,“一堂两中心”(文化礼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阵地。社区依托未来社区数字化和南阳·YOUNG基层治理平台双优势,定期发布“Young科普”,积极打造科普直播间,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同时,推行“科普积分制度”,群众通过南阳·YOUNG阅读科普知识、报名参加科普活动即可获得科普积分,线下兑换物品。通过积分奖励机制,广泛调动起了群众参与科学素质提升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探索公共场馆科普化,把科普知识送到公众身边,萧山“先行先试”。自去年10月被列为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全国唯一试点区(县、市)以来,我区积极破题,以科普做加法,赋能现有公共场馆及“一堂两中心”,推动场馆主动融入科普元素,强化科普功能,实现科普与产业、文化、旅游、青少年教育等无缝融合;以“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科普、时时有责任”的“四有机制”为抓手,推动科普资源、科普活动、科普人才融入公共场馆,实现基层科普服务“零距离”。同时,通过积极导入省市优质科普资源,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同发力,社会力量有效整合,努力实现公共场馆效益更大化。

  截至目前,我区首批6家试点场馆和2个试点镇街已取得初步改革成效。第二批10家试点场馆和20个镇街“一堂两中心”将于年底完成科普化改革。

  区科协表示,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加强协同,整合资源,围绕新时代科普要求,通过典型培育、经验提炼等,高标准推进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试点工作。到2024年,全区符合条件的公共场馆基本实现科普化,使公共场馆成为我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新载体新途径,为全省、全国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试点工作提供“萧山经验”,努力开创我区全面科学素质工作新局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记者节专版
   第06版:财经
   第07版:公益
   第08版:专题
司法救助金已发放近百万元
“新闻工作者在亚运一线”征文评选结果揭晓
备战“双十一”
佛山村获市“美丽庭院”示范村
区总工会举办青年职工联谊活动
全区公共场馆明年基本实现科普化
区专职消防队伍和微型消防站比武竞赛举行
萧山旺苍两地签署第三轮结对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