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俞楠)四季更替,万物生长。大自然往往是孩子认识世界最好的老师。为了把四季带进课堂,萧山幼儿园也做了不少特别的事情。
“爸爸,你快来,除了用这个夹子,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打开这个坚果?”“妈妈,你说这个坚果能做什么菜肴呢?”……这样的对话发生在江南幼儿园的“四季课堂”中。每一个季度幼儿园都会为孩子们定制不同类型的亲子“陪玩”礼物,例如葵花籽、南瓜、坚果、毛线……让孩子们带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玩耍。
四季课程分为《春·花婆婆的种子》《夏·别样的新衣》《秋·坚果大挑战》《冬·有趣的毛线》。
春天幼儿园会送出种子盲盒,让家长和孩子成为种子的守护者,每天观察、种植、记录,感受植物生长的力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夏天孩子们会收到一件白色T恤,家长和孩子们通过彩绘、扎染、拓印等形式制作独一无二的“夏日新装”;秋天的时候,孩子们会收到10颗坚果,通过和家长们合作,创造出各种好玩的游戏;冬天,由家长带着孩子用自然测量法整理10米毛线,学习各种打结的方法,设计好玩的毛线游戏,制作出各种毛线作品。
据了解,每次“四季课堂”后,幼儿园都设有十天的延续性课堂活动。让孩子们去了解这些季节的果实,探索、成长。
而在新街中心幼儿园新塘头分园,则根据幼儿的能力、兴趣和经验,巧妙地将民俗文化、气象农事等自然活动融入日常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二十四节气”课程。如秋分时,孩子们手持画板,走进丰收的稻谷地,将硕果累累的稻子以丰富多彩的画笔呈现出来。
“‘节气童画’栏目是我们课程中的一大亮点。”幼儿园老师告诉记者,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将每个节气的特点和传统习俗,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能够让孩子在了解大自然和传统习俗的同时,培养他们在语言表达、科学认知、艺术创想等多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