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A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围街道红领物联“一心两会”工作破题见效

多方共参与 协商解难题

钱农社区“心晴阿姨”家事矛盾调解志愿队
宁和社区张贴楼道长公示
改造后的明辉花园景观区
明辉花园新增的儿童游乐设施
入户开展纠纷矛盾调节

  城市治理的重心在社区,难点也同样在社区。如何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如何真正解决这些“急难愁盼”?如何化解和消除“小矛盾”“小冲突”,打造和谐善治的现代社区?对于辖区覆盖92个小区的宁围来说,这些问题的破题与化解,既是提升城市治理品质的应有之义,更是推进整个街区向现代化城区转变的“关键一招”。

  自2023年底以来,宁围深入推进红领物联“一心两会”工作,全面构建“党建统领、三级联动、多方协同、群众参与、制度保障”的物业管理新格局,打造“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一方面结合宁围实际,广泛吸纳各方力量优化组织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创新机制,建立融合宁围“三区三化”实际的特色模式,在推进降警控案、防范宣传、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加装、化解纠纷矛盾等方面取得实效,以“一心两会”打通基层治理“末梢神经”,探索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社区治理新路。

  ■尹德馨

  强化组织建设 以合力治难题

  “一心两会”由街道物业管理中心、物业联席会(简称物联会)、业委会联席会(简称业联会)组成。其中物业管理中心由宁围街道社区管理办公室牵头,联合宁围派出所、平安建设办公室、综合信息指挥室等多部门,统筹开展物业管理领域各项工作。物联会由辖区内物业项目组成,目前共有成员单位113个。业联会由辖区内各小区业主委员会组成,目前共有成员单位41个。

  自2023年底启动“一心两会”工作以来,宁围街道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宁围街道“一心两会”物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统筹各方资源,打破部门间职责“壁垒”,搭建组织架构并明确工作职责。同时强化机制建设,研讨制定物业管理中心、物联会、业联会规章制度,分别征求物业公司及业委会主任意见,公开表决后生效,厘清工作流程,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落地。

  根据物联会及业联会章程规定,经过自主报名、公开竞选、名单公示等流程,宁围街道物联会第一届理事会及业联会第一届理事会正式成立。

  在党建引领下,宁围街道正在探路“大街区+小社区”模式,试点推进市北社区、振宁社区和钱江社区为片区重点的街区党建建设,积极探索“参与式”式街区治理模式,促进街区内多方主体从“被动式管理”向“参与式治理”转变,持续壮大“一心两会”管理队伍。

  如今,宁围街道“一心两会”管理队伍不仅包括街道相关办(室)、宁围派出所、平安建设办公室、综合信息指挥室等政府部门,以及各村社物管专员、专职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员,还将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等组织纳入,充分发挥其主体职能,形成“党建统领、三级联动”的管理机制。同时,通过建立多元协商机制,让楼道长、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等参与其中,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将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一个“神经末梢”。

  在推进“一心两会”工作队伍中,基层矛盾调解员也在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宁围街道已经打造出“宁聚和”大调解中心、振宁社区“和事佬”协会、钱农社区“心晴阿姨”家事矛盾调解志愿队等“金牌调解队”,推进前端化解基层矛盾,努力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响应多元需求 商量办达共识

  随着时代发展,群众的实际需要更加多样、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对打造有温度、有品质的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宁围街道的社会治理工作还有其独特性——农村变社区、平地起楼宇、围垦变新城、人口快流入……作为G20峰会主会场、杭州亚运主阵地,宁围在短时间实现从传统乡镇变身城市中心,这种新旧城市业态、社会结构并存及转换过程,为社会治理工作带来了更大也更复杂的挑战。

  在宁围街道推进全域现代社区建设的蓝图中,将辖区划分为北部科技城片区、中部集镇片区和南部市北片区三个区域,根据各区域业态、居民等不同特点,分别制定国际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目标。在推进“一心两会”工作过程中,宁围同样结合“三区三化”不同情况,以“治理赋能”与“议事聚能”为出发点,分片区探索出不同的工作运行机制。如北部科技城片区以完整社区标准为要求,重点解决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低质失效问题;中部集镇片区重点解决大型安置房小区综合治理问题;南部市北片区重点解决业委会成立(换届),物业选聘(续聘)等协调问题。针对不同片区治理难题,找准症结开药方,通过一事一议,一事一方案推进解决,推动小区议事“商量办”,拔掉“硬钉子”、啃掉“硬骨头”。

  随着“一心两会”工作机制落地,实现了“疑难杂症”的破题,推动了一系列悬而未决的工作落地见效,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辉花园小区的改造。

  明辉花园是2003年建成的小区,存在着消防隐患、路面破损、假山和泳池等公共设施年久失修、缺少“一老一小”公共活动空间等问题,然而改造工作却因居民意见不统一、资金来源等问题迟迟未能推进。自“一心两会”工作开展以来,社区、物业与业委会实现“三方协同”,通力协调配合,入户走访调研,在社区居民议事厅中召集楼道长、组长代表、居民代表等召开多次协商会议,就改造方案达成共识。在改造期间,业主全程参与改造项目方案表决、招标、施工监理与验收过程,通过停车收费、经营性用房出租、电梯广告植入等方式增加小区经济总收入,解决了资金问题。小区改造成果得到居民一致认可,曾经的“问题清单”变成了如今的“幸福账单”。

  融合重点工作 强数智提效率

  宁围街道“一心两会”工作不仅将一个个议事“小场景”转化为基层民生“大幸福”,更通过“宁聚蓝”数智平台及“三网融合”等数智化场景在“三源治理”、大平安建设等方面发挥功效。

  依托“一心两会”工作直达“神经末梢”的机制,警源、访源、诉源“三源治理”工作落地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宁围街道的“警物联动”机制逐步完善,小区物业与派出所通过对讲机实现实时联动,物业工作人员在日常巡逻中发现的问题或矛盾,第一时间与派出所联系,高效实现协作,快速响应处置,实现纠纷矛盾早发现、早解决,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与此同时,结合“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及常态化消防安全检查,派出所联合物业联盟成员单位开展防范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

  随着“一心两会”工作常态化推进,宁围街道正在探索建立更高效的工作机制,一方面通过数智化建设,提高信息联动效率。依托萧山区智慧物业管理系统,通过“一个库”收集、“一张网”统管、“一张图”监管,结合物业服务项目监督考核情况,实现对辖区内各类物管问题全数据管理、全链条监管、全过程预警,为“一心两会”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另一方面,建立培训交流机制与监督奖惩机制,全方位提高“一心两会”管理队伍综合能力与工作效率。在培训机制建设方面,委托专业讲师针对“业主之家”、“物业之家”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培训讲座。设立“物管学院”,开展专业及法律知识培训,强化物管专员专业能力。定期召开分享会,开展小区事务、法律法规、矛盾调解等方面的经验交流。

  在监督奖惩机制方面,建立物业服务项目监督机制,对物业日常履职情况进行考核。结合业主满意度调查,进行多维度综合评分,提升物业服务公司服务水平。强化对业委会的引导,提高业委会的履职能力。接下来,宁围街道还将组织开展人口管理、纠纷调解、保安技能、消防检查、交通治理、降警控案“六大比武”行动,开展年度“最美物业人”、“十佳业委会”等评选,对优秀物业项目企业及业委会给予一定奖励。加强楼道长队伍建设,延伸服务触角,激励更多力量参与到基层治理中,为居民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宁围街道红领物联“一心两会”工作破题见效~~~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文化 漫谈
   第07版:生活
   第08版:专题
   第A01版:宁围月刊
   第A02版:重点工作
   第A03版:民生服务
   第A04版:村社专栏
多方共参与 协商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