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4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护航校园餐 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八百里钱江潮奔竞不息,八千年湘湖畔文脉传承。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出自浙江有记载的第一位状元——萧山人贺知章;创建于1921年的萧山衙前农村小学校,是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所农民子弟学校;1928年,陶行知先生在萧山创办湘湖师范,为中国的乡村师范教育点亮了星火……

  穿越厚重的历史,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萧山教育实干笃行、奋楫争先,“崇文尚教”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崇尚学术”的内部氛围越来越浓,“尚学萧山”的品牌进一步擦亮,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近年来,萧山的教育现代化指数保持全省前列并连年进位;民生实事项目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一,获市政府集体嘉奖;学前教育普惠提升行动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获评全省教育系统业绩考核优秀单位;数字教育综合发展指数位列全省第二、全市第一;成功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国家级验收。

  作为亚运主战场,杭州亚运会后的萧山已全面迈入“后亚运、大都市、现代化”发展新阶段。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更加迫切。为此,萧山教育聚焦群众满意“第一标准”,高质量落实教育实事,践行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校园食品安全便是为师生办实事的重点工作之一。

  ■记者 朱颖华 通讯员 郎露寅

  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关注,家长关切。学生手中小小的餐盘,是情系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在萧山,每天在校吃饭师生职工约30万人。为全力保障校园食品安全,近年来,萧山系统推进“小餐盘 大民生”校园食品安全品牌建设,大力构筑校园食品安全防护网,有效推动校园餐提档升级,让校园餐成为了师生、家长点赞认可的“放心餐”“幸福餐”。

  做好源头管控  守护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一直以来,萧山都十分重视源头管控,坚持优化管理模式、严把准入关口,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2019年起,萧山逐步采用食堂采购管理系统的竞价优选模式,通过“供应商报价竞价,学校进行优选”的方式,确定一个周期学校食堂物品的供应商。2023年7月起,萧山又改进优选模式,每周配送竞价从“十选三”学校选定变为“十选一”平台直定。学校确定菜单及数量后,平台自动把综合得分最高的供应商推荐给学校,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减少廉政风险。

  这对学校来讲,轻松很多,减轻了不少压力。因为,“十选三”后续还是需要学校在平台推荐的三家供应商中选择一家,难免会有各种熟人来打招呼。“十选一”以后,这种现象就自然而然消失了。当然,如果平台推荐的综合得分第一名在该校出现过质量问题,学校也有否决权,平台会自动匹配第二名供货。

  同时,萧山明确了综合类、点心牛奶类每家企业配送上限和配送周期,设置了预包装产品的最高限价,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菜品质量,以更好地提升供应商的配送服务质量。

  此外,萧山还通过压实责任,加强源头管控,持续强化学校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对出现食堂采购及食品安全问题的学校,萧山在年度考核中实行一票否优,因食堂管理出问题的学校负责人不仅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而且根据问题情况进行追责问责。

  打造“示范食堂”   推动校园餐提档升级

  中小学“示范食堂”建设是萧山全面提升校园食堂“硬基础”和“软实力”的举措之一。一批高标准建设的校园食堂“标准厨房”,融合应用色标管理、“4D、五常、6T”等管理体系,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全区校园食品安全提升至更高水平。

  随着学校食堂软硬件水平实现全面提升,萧山紧盯“师生所需”,提升服务质效。如,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探索新的供餐方式,实行个性化服务,萧山区江南初级中学的“自助餐”一时走红网络。针对饭菜保温的问题,各学校食堂严格控制各环节出餐时间,运用电加热保温分餐台、保温柜集中存放、班级双层保温桶分装等多种保温方式,以及分批烹饪、增加时令炖菜汤菜等举措,进一步做好饭菜保温工作,全区学校饭菜保温措施落实覆盖率达到100%。

  据统计,2024年,萧山共投入1988.36万元资金,完成了7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食堂改造。通过复制亚运保障标准、规范管理流程、改造环境空间、增添设施设备等举措,目前,全区已建成省市级“示范食堂”26家,数量居全市第一,建成区级“标准厨房”40家。省纪委监委先后3次赴萧山区进行专题调研,并召集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赴萧山区学校开展视察,推广相关经验做法。

  2025年,中小学“示范食堂”将在萧山进一步推进。在“高质量落实各项教育专项工作,用心用情办好8件教育实事”中,萧山计划“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提档升级中小学食堂30个”。

  利用数智赋能  提升校园食堂管理水平

  萧山利用数智化手段赋能日常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促进校园食堂有效运转和精准监督。

  目前,全区学校主要通过三大信息平台进行全方位的校园食堂管理。食堂采购管理系统帮助学校食堂把好“采购关”,“众食安”帮助学校食堂把好“操作关”,“码上知”平台帮助学校把好“监督关”。三大平台共同实现了食材食品采购、企业配送、餐食制作、部门监管等信息的公开透明,让阳光照进餐盘里,从而为校园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每天,学校食堂从收货、清洗、切配、烹饪到备餐,整个流程全图记录上传到“码上知”食堂信息公开系统。家长可以扫一扫“码上知”二维码,实时查看学校食堂操作的整个流程,知晓学校食堂管理的所有信息,比如供应商、菜价、菜品、财务支出、收费退费等,实现了学校食堂与学生家长的“掌上对话”。

  还有,启用“智能收货系统”,有效破解之前学校与供应商在收货环节缺少监管、信息无法倒查的难题;实施“台账电子化”,将台账上网,让菜谱公开……一系列数智赋能手段,让食堂“数智工程”成为了一项民心工程、安心工程。

  萧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谈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各中小学运用信息化平台对参与学生餐饮流程的每个环节实行精准科学的管理,让家长清楚每一笔钱的去向,对学生在校的每一餐都更放心,这些设想在萧山已基本实现。

  完善监督体系   形成多层级安全防护网络

  严守校园食品安全,必须常抓不懈,时刻保持监管整治的高压态势。萧山完善监督体系,建立长效机制,构建多层级安全防护网络,守护校园好“食”光。

  萧山不断健全校园食品安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实地督导校园餐饮安全工作,区教育局班子成员带头联系包片学校,各级各类学校严格落实校园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持续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萧山区教育局联动驻局纪检组和市监等部门,开展督查检查。萧山区纪委监委第七派驻纪检监察组连续五年关注学校食品安全和食堂管理问题,以监督推动萧山学校食堂专项治理不断走深走实。学校食堂“四色码”分级评价指标体系的推行,加强了食材监督抽检力度,落实了食材配送企业“阳光化”管理措施。

  聚焦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和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萧山坚持“以查促改”,创新食品安全测评体系,统一评审标准,实现了全区427所学校食堂、校内超市、校园周边食品店等业态评估全覆盖,并以“问题清单制”确保学校及时发现问题隐患。

  全力打造师生舒心、家长安心、社会放心的满意食堂,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萧山积极推动“社会共治”,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开展“食堂管理和食品安全”专题调研,走进校园,征集建议;邀请家长代表、新闻媒体入校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推动家长深度参与“采购监督+菜谱选择+菜价制定+食材验收+陪餐体验”全过程学校食堂监管。

  和谐的就餐环境是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个环节都是其中动人心弦的音符。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的监管体系,推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日益提高,促进全区学校办好校园“食”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调查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太阳花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教育
护航校园餐 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