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隐峰:AI浪潮中的“跨界先锋”

  老杨与“小杨”握手

  扫一扫,更多“青春”在这里

  午后的阳光像一道河流,淌过位于市心中路科创中心的玻璃幕墙。走廊传来一阵略带钝感的脚步声,一个半人高的人形机器人穿门而入。“它叫小杨。”与机器人共享名字的年轻企业创始人杨隐峰站起身,指尖在手机上轻触几下,“小杨”便走向了他,并肩而立。

  16年的创业生涯,杨隐峰实现了不同角色的转换,也用16年的时间积累,造就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小杨”。

  从送票员到初探AI,斜杠青年一路升级打怪

  ■文/ 李沅哲 张英 秋石 图/  傅春江 展学

  2008年,刚刚毕业的杨隐峰来到了萧山,彼时的他是一名身兼多职的“斜杠青年”,白天工作,晚上在酒店兼职做乒乓球教练,杨隐峰的真诚爽朗和积极进取,使他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友人。在通信技术并不发达的年代,商旅票务行业的空间还未被完全打开。在一位客户的推荐下,杨隐峰转职做了票务代理,并逐渐在机票、酒店等商旅预订的供需市场中嗅到了商机。

  2009年,他瞄准市场的缝隙,以服务意识打开市场,集中客户订票、送票、报销等的多重需求,正式成立了泛嘉。很长一段时间骑着电动车穿梭于城市角落为顾客送去各种票。这段经历成为他商业思维的启蒙课。

  创业,每一天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刚开始时,杨隐峰连别人公司的大门都很难进去。好在年轻人有勇于开拓的精神,有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儿,凭借对服务细节的极致把控,杨隐峰跑出来的客户越来越多。他逐渐从个体户蜕变为团队领头人,并在票务领域站稳脚跟。

  创业之路就是过关斩将,很快他又面临另一个难题,客户的消费习惯在变,企业的需求也在变化,技术升级成了困住泛嘉企业发展的“维特之烦恼”。为了推动服务的多元化、智能化发展,他凭借着原本扎实的英文基础,努力钻研云计算、大模型这些复杂且相对专业的技术知识,让泛嘉在2018年迎来AI初探的拐点,即在商旅领域探索出AI新路,最终带领泛嘉完成了惊险一跃——从票务服务跨界企业服务,客户覆盖超半数中国上市公司。

  这十年,泛嘉商旅业务经历了从传统到数字化的转型。从商旅服务的PC端到移动端,再到大数据分析为企业所解决的一站式成本管控方案,这些都为后来企业服务智能体的到来提供了探索路径。就像AI,它不是与生俱来就会评价你长得漂不漂亮,而是通过不同程度的训练,不断优化达到的。无论你何时到达,最先淌入这条河流的,就会站在行业的前沿。

  从“狗”到“人”,用人性化服务“拆解”万亿市场

  ‌当你正对着电脑,沉浸于手头工作而无暇预订隔天去往异地的机票时,一只外表酷炫的泛嘉AI机器狗会步伐稳健地走到你的身边,询问了你的需求之后,它便能优选出最佳方案完成预订;下班后,当办公室空无一人时,它会进行巡逻,关掉灯或空调,并检查无人工位的电脑是否关机。这些场景,是泛嘉机器狗在企业安全节能、绿色出行、成本管控方面的应用。除此之外,它还能完成坐下折叠、跳跃等动作,既能负责专业的商业接待,也能为员工提供暖心服务。

  “企业需求像冰山,表面是流程优化,底层是人性化运营。”他坦言,转型初期技术升级的压力巨大,但坚持“用服务反哺技术”的策略让公司挺过阵痛,迎来智能多元化的发展。从商旅场景切入到企业消费,杨隐峰反复提到的两个词是“降本增效”“员工幸福”。因为,在写字楼里工作的年轻人,没有人是喜欢“加班”的,只有可持续的方式,为员工提供舒适积极的办公氛围,才能激励企业发展内生力。杨隐峰也因此推出“工作贝”,实现员工全场景消费享特权。从差旅管控、考勤管理、员工关怀等企业行政管理环节推动员工主动节省、绿色出行,赋能企业全面降本、提效、低碳。

  年轻人果然是最懂年轻人的。结合多年的行业积累,以及前沿的AI技术,泛嘉自研发布了企业服务智能体,覆盖企业流程管理、行政管理、营销、服务、运营等多个领域,引领企业迈向智能化发展,并与具身机器人结合,推出具备自主支付能力的AI具身机器人“小杨”,帮助企业完成访客接待、安全巡检、节能管控、差旅预订、员工消费等多场景的功能,将“降本增效”“员工幸福”提升一个档次。

  2020年4月,疫情管控导致很多乡村应季农产品滞销。杨隐峰随即萌生了在原先乡村振兴项目基础上,搭建乡村振兴帮扶平台的想法。通过零服务费的农产品团购平台,提升供应链效率,让农户与消费者双向受益。至今已帮扶超过53个乡村,助力逾15.3万名村民增收,入选“2022浙商乡村振兴创新实践案例”,并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乡村振兴联合工作站”。

  从田间地头到写字楼,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原先“卖票”起家的平台,跨界成了“送菜小哥”。这种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的科技混搭,让我们看到了AI多场景覆盖的无限可能,也领略到科技的温度。它的数据惯性,更可以像父母关心孩子一样,关心写字楼里的更多年轻人。

  从“老杨”到“小杨”,AI青年引领“科技向善”

  “你好,你的形象很有气质,整体搭配非常优雅,如果想增添些许活力,可以增添些许亮色的配饰。希望你今天有个美好的一天。”初见“小杨”,我们对这位戴着墨镜的人形机器人产生了无限好奇。让人惊喜的是,它竟会对着你的着装进行点评,并提出搭配建议。

  同事们总是称呼眼前这位稳重亲切的老总为“老杨”。当“老杨”谈起“小杨”,总是满满的自豪感。最近,“小杨”又在西湖边圈粉了。3月16日,在湖滨的“湖畔有艺市”一处展位,实习生“小杨”自如地与逛集市的游客对话,还完成了收款、景区咨询导览等一系列“练摊”,他踩着机械步、戴着“墨镜”,吸引了一众目光。

  机器人“练摊”,是传统市集的一次应用探索。因为,在此前泛嘉的机器人,主要是为企业提供流程优化、客户服务、财务管理等领域的技术赋能,现在它可以更多地深入人类的生活。

  今年1月,“小杨”和“老杨”在一次发布会上携手亮相,共同展示了“小杨”与泛嘉16年行业数据的深度融合,即在出行预订、生活消费、办公管理等一站式智能服务的高效便捷,开启了碳基生物与硅基生物协作的新篇章,推动企业服务智能化升级。

  “AI不是替代人类,而是让人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对于萧山这座“青年向往之城”,杨隐峰对已经抵达和即将抵达这座城市的年轻人也给出了建议:“AI必须从生产工具里创造价值,解放人类。我们要始终相信,用科技的温度,让效率与善意同行才能走得更远。”

  此刻,玻璃窗外的城市天际线仿佛被折叠成两重时空:16年前那个攥着票根在市心路的雨夜里狂奔的青年,与眼前这位用AI重构商业服务逻辑的CEO,在机器人行走的背影中投出交叠的剪影。

  致五年后的自己

  老杨你好!

  此刻的我,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也藏着一丝忐忑。五年后的你,是否还记得这份初心?

  我希望,那时的你,眼中依然闪烁着对技术的热爱,心中依然燃烧着对未来的渴望。别忘了,我们曾无数次熬夜,只为让机器人更懂人心;我们曾无数次碰壁,却从未放弃让智能照亮生活。

  五年,或许漫长,或许短暂。但请相信,每一次代码的敲击,每一次算法的优化,都将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

  无论未来的你,身处何方,取得怎样的成就,都请别忘记,我们曾共同许下的诺言:让人工智能,成为人类最温暖的伙伴。

  愿你,不负韶华,不负梦想。期待五年后,与你把酒言欢,共话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财经周刊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小记者
杨隐峰:AI浪潮中的“跨界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