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播间里的好物秒空、网约车轻快穿梭于街巷、灵活用工者在屏幕两端完成工作……数字经济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着我们的生活与商业形态。然而,蓬勃生长的互联网生态背后,平台与经营者的涉税信息如同隐形的脉络,既关系着税收公平的基石,也牵动着千万市场主体的合规发展。
为了让这片数字沃土始终保持健康活力,国家税务总局精准回应时代需求,出台《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2025年第15号),为互联网平台的涉税信息管理立下清晰规矩。从网络购物到直播带货,从货运出行到灵活用工,这份公告如同一位细致的“秩序管家”,将纷繁复杂的平台经济纳入规范的税收监管视野。本期,让我们一起解读这份公告,探寻互联网平台涉税信息报送的关键要点,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合规的轨道上,共享数字经济的红利。
1. 需要报送涉税信息的互联网平台企业范围有哪些?
答:依照相关规定,应当报送涉税信息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包括运营以下互联网平台的企业:
(一)网络商品销售平台;
(二)网络直播平台;
(三)网络货运平台;
(四)灵活用工平台;
(五)提供教育、医疗、旅行、咨询、培训、经纪、设计、演出、广告、翻译、代理、技术服务、视听资讯、游戏休闲、网络文学、视频图文生成、网络贷款等服务的平台;
(六)为互联网平台提供聚合服务的平台;
(七)为平台内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从事网络交易活动提供营利性服务的小程序、快应用等,以及为小程序、快应用等提供基础架构服务的平台;
(八)其他为平台内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开展网络交易活动提供营利性服务的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互联网平台有多个运营主体的,由依法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报送涉税信息;运营企业均未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由办理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的企业报送涉税信息;运营企业均未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且均未办理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的,由为平台内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提供网络经营场所等营利性服务的企业报送涉税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境内设立运营主体的,由依法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境内企业报送涉税信息;在境内设立的运营主体均未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由为境外互联网平台内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商家入驻、店铺运营、营销推广等服务的境内运营主体报送涉税信息;在境内未设立运营主体的,由境外互联网平台企业指定境内代理人报送。
本公告所称境外互联网平台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通过域名在境外的互联网平台,为平台内境内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或者境内的购买方开展网络交易活动提供网络经营场所、交易撮合、信息发布等营利性服务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2. 互联网平台企业什么时候报送涉税信息?
答:根据相关规定,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的时间和方式如下:
(一)报送时间
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自从事互联网经营业务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变化之日起30日内报送。
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于季度终了的次月内报送平台内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身份信息、上季度的收入信息。
(二)《规定》施行后的首次报送
《规定》施行前已经从事互联网经营业务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于2025年7月1日至30日期间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基本信息。
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于2025年10月1日至31日期间,首次报送平台内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
3. 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里的收入总额是指什么?
答:根据相关规定,收入总额是指平台内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开展网络交易活动,在当期取得的与之相关的销售款项(全部价款和增值税税额的合计),包括货币和非货币形式的经济利益对应的销售款项,不扣除取得平台企业、政府机关、支付机构等实际补贴金额以及向平台企业支付的佣金、服务费等其他费用。
萧山税务温馨提醒:
精准把握政策要点,既可规避税务风险,又能充分享受红利。8月纳税申报期限截至当月15日,预计13—15日为业务高峰期,请尽量避开9:30—11:00与14:00—16:00时间段办理业务。建议通过电子税务局App掌上办税,或关注“杭州税务”微信公众号预约办税,错峰申报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