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1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制造业是根,根深才会叶茂”

代表委员议政录
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图为代表在投票
工作人员发放选票

  ——吴新明代表眼中的“实业兴邦”

  见到江苏省南通市市长吴新明代表时,他正在驻地仔细研究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这次改革一个鲜明信号是,通过体制机制的进一步理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让我们更坚定依靠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吴新明说。

  从依靠纺织起家的“中国近代第一城”到如今的“万亿GDP城市”,制造业成为江苏南通的底色。

  “对南通而言,制造业是根,根深才会叶茂。”吴新明对记者说,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南通已由轻纺之都向制造业基地转型,形成了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电子信息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实业兴邦”成为这个城市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在吴新明看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是重中之重。城市要找准自身发展定位,聚焦重点制造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南通已提出产业倍增三年行动,坚持以产业创新协作为重点。

  据介绍,2022年,尽管受到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南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万亿元、增长2.1%,五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突破8100亿元。

  “南通靠制造业起家,更要靠制造业走向未来。我们将坚持产业兴市、制造强市不动摇,加快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全面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吴新明说。

  制造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吴新明说,政府部门要始终把良好的营商环境视作生产力、竞争力,把企业的烦心事当成自己的操心事,做到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加力落实惠企纾困政策,从而真正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南通提出打造“万事好通”营商服务品牌,出台营商环境“66条”。去年南通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和新设项目占比超过35%,正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帮助企业提振信心、保链稳产。

  据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要闻
人代会继续选举和决定任命 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举行闭幕会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制造业是根,根深才会叶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简历
民族复兴的领路人 亿万人民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