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7日 星期三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编制首部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

  记者从科技部获悉,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人工智能伦理分委员会近日编制了《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系我国在脑机接口研究领域的首部伦理指引,明确开展脑机接口研究应确保研究具有社会价值,应主要致力于修复型脑机接口技术,强调通过技术的发展服务公众的健康需求。

  脑机接口是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信息通道、实现两者之间直接信息交互的新型交叉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医疗健康、交流沟通、生活娱乐等方面,特别是改善神经性瘫痪疾病患者的运动、交流、感知功能。

  此次发布的指引明确了“保障健康、提升福祉”“尊重被试、适度应用”“坚持公正、保障公平”“风险管控、保障安全”“信息公开、知情保障”“支持创新、严格规范”六项基本原则,指出脑机接口研究应适度且无伤害,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辅助、增强、修复人体的感觉—运动功能或提升人机交互能力,提升人类健康和福祉;对严重危及生命且尚无其他有效治疗手段的罕见病,可在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医疗器械、临床研究等相关规定的条件下,经充分知情同意,开展脑机接口创新产品的临床试验。

  指引强调,在人体上开展脑机接口研究,应根据《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等相关法规申请并通过伦理审查,需根据手术植入物、有源植入物指导原则和相关标准,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充分验证,包括提供生物相容性检测报告、型式检测报告、大动物安全性有效性报告等。

  指引还进一步明确了开展脑机接口研究的一般要求,强调开展脑机接口研究需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遵循国际公认的伦理准则,以及科学共同体达成的专业共识和技术规范。不得通过脑机接口研究进行非法活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稳定。不得散播与脑机接口实际效果不符的虚假广告信息。

  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人工智能伦理分委员会组织鹏城实验室、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家单位开展指引起草编写工作,编写过程中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有关脑机接口研究涉及的个人隐私、数据信息、知情同意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系统梳理,广泛征求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意见建议,经过多轮修订而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调查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生活
   第07版:公益
   第08版:财经周刊
以防长称 已消灭一半哈马斯武装人员
中华老字号上“新” 新在何处?
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人黑利 申请人身保护
除冰雪作业 保航班运行
日本宠物咖啡厅又出新宠
我国编制首部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
“结案”或“抓人”? 瑞典将宣布“北溪”调查下一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