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何以成“视谷窗口”
湘湖新城全面“回归”,带着“不一样”。这个“不一样”,直接指向“视谷窗口”这四个字。
去年6月底召开的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给予湘湖“两区两地”新定位,其中一条就是“中国视谷和萧滨一体化核心承载地”;更早时,“中国视谷”在湘湖启动建设。
从中不难发现,“视谷窗口”是湘湖结合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地位特征,对建设“中国视谷”的细化与精准化。这表明了在大战略背景下,湘湖新城着力清晰自身的“小战略”。某种程度上,这回答了“中国视谷”在哪儿、湘湖与“中国视谷”是什么关系两个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毫无疑问,“中国视谷”的理念是“有界无域”。但“无域”之中如何集中呈现,需要一个载体与窗口——当然,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是“中国视谷”的窗口园区,而随着湘湖新城“重现”,特别合作园先行区的三大板块基本全部被纳入湘湖新城范围及其辐射区块内。
另一方面,“智能物联看湘湖”的品牌也已初步形成。
云尖信息总部暨新型基础设施智造基地主体完工,即将入驻2000多人的研发团队;先临三维高精度三维视觉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矽力杰产业化基地快马加鞭,最快今年底投入使用;全省首个3D产业园呼之欲出,并形成了3D视觉及3D打印领域龙头企业——先临三维、易加三维为链主,有朋增材、航立增材等链上项目为支撑的企业梯队。仅去年,“中国视谷”就落地德博曼智能家居和海外总部、XR头部企业当红齐天、灵犀微光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已累计签约智能物联亿元以上项目18个,总投资161亿元。
从概念到实际,可以说,湘湖新城与“视谷窗口”是可以直接划等号的。换言之,从此以后,“视谷窗口”就是湘湖新城,湘湖新城就是“视谷窗口”。到湘湖新城看“中国视谷”,不仅有望成为一条“金句”,更可能成为萧山后亚运时代“打开新通道 创造新业绩”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当湘湖进一步突出“城”时,吸引各路资本要素集聚的能量,就不再仅限于好看好玩的“山水”,还有一座宜居宜业的“城市”,这或许将成为湘湖新城在建设“中国视谷”进程中底层逻辑的一个变化。
将产生什么影响
昨日,“视谷之窗”产业综合体正式开工。这是浙江首个“工业 4.0+工业上楼3.0”项目,也是“中国视谷”建设的又一实践成果,未来将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成为“中国视谷”的形象地标,重塑湘湖新城的城市界面。
不仅如此,宇视科技新能源智能制造项目、华登国际中国区总部项目、康奋威光伏智能制造项目等签约,集体加持湘湖新城。更重要的是,《“视谷窗口 湘湖新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全面出炉。
根据方案,湘湖新城将锚定打造“中国视谷”国家级产业地标、唱好新时代“西湘记”目标,全力实施产业招引强链、科技创新驱动、项目攻坚提速、空间要素保障、助企服务赋能、产城人文融合“六大行动”,切实将湘湖的发展势能转化为干事动能、攻坚效能,打造“产城人文湖”深度融合的“视谷窗口 湘湖新城”。
透视方案,不难发现一种“涟漪效应”,即最初以湘湖为基点,打造湘湖新城,建设板块全域;紧接着,以湘湖新城为圆心,沿着时代大道一路向南,辐射带动沿线发展,也就是如今的湘湖·萧滨合作区;未来,或将以湘湖·萧滨合作区为阵地,为整个萧山南部注入澎湃活力。这个过程就像石子扔到水中,所产生的涟漪渐渐扩大、所产生的影响乘数叠加,而这块“石子”主要就是“中国视谷”、就是萧滨合作,本质上是大经济、大产业。
湘湖新城规划范围除国家旅游度假区外,还包括闻堰以及蜀山、城厢部分区块,眼下正在推进的湘湖·萧滨合作区,将义桥、戴村的部分地区也纳入其中。这意味着,“视谷窗口 湘湖新城”最终要连接起整个萧山南翼。
这不禁让人想到当年的“旅游南进”——
9年前,萧山启动“旅游南进”战略,“从湘湖出发,向南部进发”正是该项战略的题中之义。今天,借势借力“中国视谷”,湘湖新城以“视谷窗口”之名,同样将开启“南进”之路,为萧山南部崛起探索又一种全新可能。这背后,既是萧山赋予湘湖的责任,也是历史赋予湘湖的使命。
从本世纪初萧山举全区之力启动湘湖综合保护与开发,到20年后再举全区之力打造一个世界级“新”湘湖,在两百万萧山人的大支持、大投入下,湘湖已进入了成熟期,湘湖新城也迎来产出期,如今正是大反哺、大回馈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