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源
21年前采访亚太,见证了它的第一次飞跃:德国FTE公司将上海的汽车制动器市场份额转让给亚太。
这个月,再度走进亚太,它已有了“三绝”:亚太的路,亚太的花海,亚太的鹰。从主打汽车制动器延伸出基础制动、电子制动、智慧驾驶三大系列,亚太有了二次飞跃,三次飞跃。
创业48年的亚太,是萧山“元老级”民企,创始人黄来兴和鲁冠球同龄同兴业,是萧山“元老级”民营企业家。一部亚太史,半部萧山民企史。
能在波诡云谲、竞争激烈的商海,成为一棵“常青树”,亚太及其创始人,必有过人之处。“亚太遇上‘三个好’,生在一个好地方,赶上一个好时代,进入一个好行业。”黄来兴这份发自肺腑的感恩,或许能解释为何亚太在48年的时间里,能不断发展壮大,直至成为萧企的标杆之一。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形势,企业家该以何种精神面貌和状态,带领企业一次次穿越迷茫的经济周期,从而赢得未来?亚太的奋进之路和创始人黄来兴的所思所想,或许能提供借鉴和参考。昨日,《萧山日报》、萧山发布公众号、客户端同步刊发“经济向新行”系列深度报道第五篇,聚焦亚太及其创始人用48年时间,以“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和浓厚的家国情怀、虔诚的感恩之心,在时代浪潮中奋勇争先,冲向“百年老厂,世界品牌”的故事。在萧山企业中,亚太的产值或许不是第一梯队的,但从时间来衡量,亚太以48年的企业史,一定是萧山乃至中国活得最久的企业之一。穿越一次又一次经济周期的调整而顽强地活下来,这样的故事,既惊险又励志,而且充满启迪。
企业搏击商海,最难的是,做到“活久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多少企业在大浪淘沙中消失在历史的烟云里,能像亚太这样“存活”四十年以上的企业,是极少数的。能成为中国商界的佼佼者,亚太缔造奇迹的背后,离不开创始人黄来兴骨子里那份萧山人的特质:勇争第一。
“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像是萧山民营企业家群体的共同信仰。搏击商海,犹如逆水行舟,唯有奔竞不息,方能勇立潮头,从而在一个个赛道里成为行业的王者。荣盛、恒逸,号称“石化双雄”,在石化赛道里,堪称中国民企的“天花板”;传化,则是化工赛道里的佼佼者;万向和亚太,则是汽车零部件赛道里的王者。这一家家王牌企业功成名就的背后,其实是一代代萧山人执着创业的精神写照和信仰追求。
这种印刻在萧山人血脉里的精神信仰,深深地影响了黄来兴。正是创始人对这种精神的传承,才有了亚太48年的成长奇迹。当然,共有的特质之外,在黄来兴的身上,还可以读到另一种特质,那就是一份感恩之心。
“生在一个好地方,赶上一个好时代,进入一个好行业”。黄来兴对亚太发展总结的这“三个好”,彰显了一家企业内涵式发展的动力,也折射了一个企业家平和向上的积极心态。这份心态,充满着对家乡、对社会、对国家的感恩和敬意,没有所谓的情绪价值输出。对时代的感恩和敬意,是亚太48年来不断成长的动力。
没有大江大河的时代,养不出膘肥体壮的“大鱼”。万向、传化、荣盛、恒逸、亚太等一批萧山的标杆民企,都是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茁壮成长起来的,今天的它们能成长为各自行业的领军者,离不开萧山这片滋养民企成长的沃土,也离不开滚滚向前的时代大潮,也离不开一个个崛起壮大的行业。
如果说,时代造就了萧山一代民企,那么“小政府大社会”或许就是最大的“交集点”,这也或许是萧山民企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无论是“荣盛无小事”,还是“政府全力扶持科百特”,抑或是万向、传化、亚太的发展壮大,一路上都离不开政府如“店小二”般热情而踏实的服务态度。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是企业在社会中不断发展壮大的肥沃土壤。
读懂亚太,其实就是读懂了萧山民企崛起的基因和密码;读懂了萧山民企,其实就能理解萧山这数十年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动力之源。由此及彼,从读懂萧山这片土地,也能从某种程度上读懂中国这数十年的巨变。